刑部尚书刘祥道深吸一口气,随后说道:“我个人比较赞成太常寺卿的提议,巨唐司法确实应该要改革了。”
“天底下这么多冤假错案,其中命案属于重灾区。”
“相信完善了验尸流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状。”
不愧是老领导,说话自带一股官腔。
薛正清在大理寺干了三十年,他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只是他懒得去改变,摸鱼不好吗?
干嘛要让自己这么累呢?反正俸禄是固定的。
他有一处不解,宋真明明这么会验尸,为何不写书或者去教导他人呢?
薛正清情不自禁的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宋真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因为,我本来就是,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何以为师?”
虽然他能够将《洗冤集录》一字不差的默写出来,只是他不想这么做。
这是属于老祖宗宋慈的成就,他不想抢了人家的光辉。
如果他抄了,放在后世的话,专家一定会兴奋,什么法医学术,领先西方九百年。
宋慈写出《洗冤集录》是在1247年,本就领先世界三百年。(宋真如今处在658年,可以再加六百年)
但是,哪怕领先一千年,有区别吗?有意义吗?
所以,宋真打算从大唐开始完善验尸流程,相信过去六百年,老祖宗宋慈通过前人经验,能将《洗冤集录》写得更好。
薛正清和刘祥道谋策一番,随后一起动身前往大仪殿。
“司法”一词出自,千度首条写着,来源于西方,由孟德斯鸠首次提出。
但是,设立这个词条的人是不是忘了,大唐府衙设置法曹参军,诸州设置司法参军?
你猜这个“司法”参军是干嘛的?不要什么东西都归功于西方。
......
李治继承了李世民纳谏的优点,他耐心的听完刘祥道和薛正清的论述。
他觉得此举甚妙啊,包括完善验尸流程,还有暗中前排大理寺官吏前往各地私访调查,有无隐瞒不报之举。
于是,他拍板决定,立即实施。
刘祥道和薛正清转身刚要离开,李治喊住了他们。
“等等,你们刚刚提到宋守正?”
薛正清拜道:“是的,太常寺卿深谙验尸之道,此举确实是他提议的。”
“知道了。”李治轻轻应了一口,没再多聊,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出门后,刘祥道埋怨了两句。
“老薛啊,你刚才就不应该提。”
“为什么?”
“没看到天皇的脸色吗?”
“?”
“太常寺卿越权了,你懂不懂啊?”
“呃......”
他们原本就没打算让宋真一起过来。
这本是司法职能的,跟宋真这个太常寺卿没有任何关系,他也没在大理寺挂名。
两人担心天皇会疑心疑虑,毕竟越权是朝中大忌。
如今政策可以实施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出现啦。
“守正,我在想,万一那群验尸的人不会,怎么办?”
宋真冷哼一声:“我且问你,府衙请他们过来验尸,是不是给了钱?”
“是啊。”
“那朝廷花了钱,就是甲方,甲方提点要求很过分吗?干不了让他们滚蛋!”
好像说得有道理啊。
新政通过朝廷的八百里急信,迅速传至大唐三百六十州。
有人不屑,有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