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样啊,没有摄像头,也没有那么高科技的验尸技术,有些人死了被埋在地里,直到几十年后才被发现。
“宋尚书,张刺史,草灰里有异物!”
宋真和张文彦马上跑过去看,发现簸箕里,有几块黑糊糊的碎块。
张文彦好奇的按了按,他顿时大惊失色的收回手。
“软,软的,又软又硬。”
有弹性,那就说明这不是石头,而是被烧焦的肉块。
但是这肉块形状不一,光从外表上来看,根本看不出是什么动物的。
不过,宋真却敏锐的发现那根骨头有问题,他拿起来定睛一看。
“是人!”
“啊?”张文彦小脸刷白,他惊恐地望了望簸箕里的碎块,也就是说,刚才他摸得是,人肉?
“宋尚书,何出此言?”
宋真戴着白手套,将骨头拿起来出示:“这是人的指骨。”
指骨是分布于手指的小型长骨,共14节,拇指两节,其他四指各四节。
宋真可以确定,这是一起惨无人道的杀人焚尸案。
那么问题来了,被杀之人,到底是谁?
如今他们连死者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增加了查案难度。
贝州府衙的胥吏将这些异物收集起来,同时继续筛选。
不久后,又有声音传来。
“宋尚书,张刺史,有发现异物。”
这一次,不是骨头,而是一个金属物件。
胥吏们将金属物件用水冲洗干净后,在阳光的映衬下,发出淡淡的黄色光芒。
黄色?宋真接过来,他仔细观察着金属物件的形状,依稀可以看出,是花的模样。
什么东西会模拟出花的模样呢?
宋真马上联想到:“对了,这是发簪!”
但是问题来了,唐朝无论男女,皆戴发簪。
男子用簪“所以系冠使不坠也”,女子用簪,则是直接于发髻,所谓“女子十五而篦”,指的就是到了戴发簪的年龄。
发簪的尾部是花的形状,就能说明,死者一定是女的吗?
那自然不能这么武断,因为有不少男的,也喜欢这样戴。
不过,那只是小部分群体,大部分男的不可能装扮得像个艳妇一样。除非他有龙阳之好。
正常的男性,有钱的带个形状简约的玉簪,没钱的拿根木头就插在头上了。
宋真如今戴的就是玉簪,价值不菲。
所以,不能以小概大,死者大概率是一名女性。
而且,骨头都烧成了灰,然而发簪却完整的保留下来,这说明,金属材质应该是黄金,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这一下子就能缩小许多范围了啊,能戴得起黄金发簪的,会是普通人吗?
不!她一定是有钱人!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钱。
因为发簪是需要定制的,这又是一笔很大的付费项目。
“张刺史,请问贝州城中,哪户人家算得上有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