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宋自太祖起历经三百二十载,可谓颇为不易。先有金贼后有蒙鞑,兵祸天灾不计其数。山河社稷一度落于匈奴之手,割地赔款,丧国辱权,万民流离失所,百姓死于刀兵之下,皆乃朝廷之错。这就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国之不保君臣之责。”
此话一出,众皆哗然。
连谢枋得、姜达及一应官吏都目瞪口呆。身为天子的赵昰竟然在公开场合批判先祖,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之事。
赵昰此刻心中激荡哪里管得了那么许多,右手环指继续说道:“这天下万亩良田,这社稷千里江山,是何人所建?非是我及众臣,而是诸位贤良。”
“遇荒而垦田、遇山则开路、遇水搭桥、逢旱掘井,便是这数万万计的民众造就了这大宋江山,这华夏社稷。这天下是大宋的天下,也是这华夏一族的天下,更是尔等贩夫走卒、士农工商之天下。今日北上收复故土,这打向蒙鞑的一枪一炮皆是由你们所供。这便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坊间对我之传闻,我亦有所闻,尔等抬起头来一观,我与诸位并无分别。何以朝廷能从琼崖打回临安,便是靠的今日在场或不在场的每一个大宋子民,每一个逝去的华夏英烈。抗击外族,收复河山,建万世之太平,尔等居功至伟!请受我一礼。”
赵昰言罢向着周遭行揖礼,这还没缓过神的民人、士卒和官吏们顿时惊慌失措。纷纷行揖拜礼,口中唱喏,喧嚣之声一片混乱。
宋朝的皇帝虽然都自称县官,君臣百姓之间的礼仪也无非是作揖叉手唱喏,可终究是没有皇帝向百姓士卒官吏行礼这种事情的。
赵昰此举实在太过惊人,户部原本就靠近御街,此刻闻风而来的百姓官吏早已成千上万,赵昰这一当众向民人行礼,让所有的人都觉得荣耀加身,心中那份处于萌芽状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开始陡然爆发。
赵昰摆摆手,不过瞬息周遭便安静了下来。
“都把头抬起来,看着朕。”赵昰面容严肃:“从今日起,朕要诸卿都记住。我大宋国土不可断送,我华夏子民不可低头。朕脚下所踏乃是吾土吾国,朕心中所念皆是民富国强。”
“朝野之中有人对朕急于北伐忽必烈之事有所不满,说这淮河以北早已荒芜,山河故土不过是一片废墟,就算打下来又能如何?说是朕小小年纪却是穷兵黩武,非是圣贤之资。”
底下有些胆大的民人开始呼喊了起来,“此乃我大宋故土,岂可容鞑虏纵马!我等赞成北伐!”。
一片讨伐之声迅速散开,整个临安都能听得一二,向此涌来的民众便更多了。
赵昰摆摆手,止住了民人怒气冲天的叫嚣声。
“正是如此,我华夏子民仁爱大度,可也不能容那些豺狼之辈环顾在旁。区区蛮夷怎能容他苟活于世。昔日陈汤在奏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时至今日,亦当如此。故此王师已经北上,忽必烈授首指日可待。我大宋子民生来识礼仪,知廉耻,学文字,善百业,远比那些蛮夷就高上一等,如何能抵辱于鞑虏之手!”
此刻的民众已经不再像一开始那般拘谨,被赵昰勒令抬起头的平民们瞬间爆发出了如雷般的万岁之声。
赵昰微笑着看着眼前的民人,心中更是坚信这堂堂华夏,终究是能够站起来的,所缺的无非是个引领他走向正道的旗手罢了。
待得民众们三呼万岁之后,赵昰抬手止住了欢呼。
“欲得太平盛世,必先扫清祸害。这第一步要做的便是杀尽叛逆卖国贼,第二步便是剿灭犯我华夏山河的匈奴蛮夷。攘清四海,平定九州,还需依靠诸位齐心协力,还我华夏一个朗朗乾坤,再铸大宋万世之太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位可愿与朕、与朝廷共进退,杀尽狄戎,杀出个万世太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