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信可能也是司马光最后的遮掩,表示我对你王安石已经够顾全情谊,日后你死我活都是常事了。】
比起前面那些心理,后面这个猜测更加合理。
要动手自然也得有个铺垫,三封信都劝不回,那我只能抛弃以前的情谊和你开战了。
虽然知道是为了名声好听,可还是有点很不要脸的虚伪感啊。
【然后就是司马光做事很不得体的一件事。
当时正好是馆阁人员考试,因为宋朝中了进士以后需要外放到地方历练,然后再次来考试迈向更好的官途。
司马光主持这次考试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是他亲自出了一个论‘三不足’的对错。
提到王安石,骂他的时候就会提到大名鼎鼎的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魏征都没法再淡然,这句话的离经叛道程度可谓是无法估量。
老天的示警,祖宗之法,人言,到了王安石这里居然都不需要在意,百分百的反社会人格啊。
可,魏征疑惑的是,王安石哪怕是特立独行,在儒家治世的时代,能够没有脑子的说出这么三句话吗?
【如果王安石真的堂而皇之说出过这么三句话,那他就是不用分辩的大傻子。
可问题是,这三句话是司马光自己总结的,意味着,哪怕是王安石说过相同意思的话,他也不该如此总结还把它拿出来当作朝廷官员考核的论题。
经过这么一传播,基本上就把三句话安在王安石的脑袋上,扣都扣不掉。
王安石要如何反驳呢?要如何去找证据呢?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政敌没错,手段狠辣下作也可以,问题是你司马光顶着大宋君子标杆的名声直接捏造,名声不好也怪不得别人。】
这就是捏造证据栽赃,政敌对手如此做没关系,但司马光不行,他的名声太正面,而且把题目放到国家官员考核中,可以说是以权谋私,公器私用。
这次就连保守派都没法说什么,他们私底下自然什么手段都能使,但你明面上还是得看得过去啊。
尤其是,司马光动用馆阁考试,谁知道他下一次会不会把他们某些含糊的言论‘总结’、‘自我理解’一番后放上去呢。
文人重名声,不光王安石害怕,他们也害怕啊。
【王安石这个人本身真的是……有种矛盾的魅力,虽然喜欢他却是恨不得点醒他的拗,可有时候他的这种拗又汇聚成别样的人格魅力。
他直接顶着这种雷点到宋神宗面前辩驳,答案是不是最佳已经不用辩论,这玩意没有意义。
他没有垂头丧气,没有躲避,也没有去找司马光这个始作俑者,他只是找到他需要解释,需要相信他的人辩驳。
哪怕他是文人,可王安石给人的感觉真的就是石头,只不过有人觉得是坚硬的臭石头,有的人觉得是不需要外在开发的璞玉。】
宋神宗表示对对对,和他解释就行啦,他是相信介甫的。
面对天幕的夸奖王安石不为所动。
司马光却是更加脸色难看,现在他和王安石的关系还没到后面那种地步,他有种像是在听别人故事的感觉。
好陌生啊,他居然会利用馆阁考试来攻击王安石,还是存疑的话。
好陌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