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咱们可是埋了个巨坑,辽东半岛后面又用三千万两赎回来,我现在对钱都没有概念了,但台湾却是没人管。】
何止是天幕没有,百姓一家十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可现在脑袋里动不动就是千万级别的白银,有种两个世界的感觉。
当皇帝没好到哪里去,钱钱钱,这他娘的要欠到猴年马月去啊。
【甲午之战输成这样,紫禁城内歌舞升平,慈禧的六十大寿继续过,济济焉,盛典哉。
清朝不灭亡,天理何在啊?】
康熙要气死了,他现在只想知道慈禧到底是出自哪家?
还有他爱新觉罗家的子孙都是什么废物?
本就对儿孙防备的康熙,此刻都有种把人全部宰了一了百了的冲动。
【甲午战争的失败耻辱没有阻挡住封建王朝的腐败,紫禁城的歌舞升平却是刺激了许多人,这种悲凉时刻,他们真切意识到,需要改变了。
在这个阶段,29岁的孙中山走了一条革命的路,37岁的康有为走了变法的路,42岁的张謇走了实业救国的路。
三个人,三条路,但最终的目标都是——救国。】
革命、变法、实业……这三条路真的能走通吗?
【先说说孙中山先生吧,按照一般普遍的套路,基本上有个贫困潦倒的童年,孙中山很符合这个套路。
孙中山幼年时期还挺崇拜洪秀全的,虽然洪教主失败了,但他喊出来的口号实在蛊惑人心,百姓很喜欢。
按照本来痕迹,孙中山除非走他崇拜大哥的路子才能做出事业,但谁叫他大哥突然发迹,在他12岁这年送出国读书,在外所见所闻叫他心里有了些别的想法。
这些只不过是萌芽的种子,别说成型,孙中山本人可能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些朋友。
一开始他也没想搞暴力革命,毕竟谁会一开始便想着拼死拼活呢,只不过他上奏无门,不知是清政府的傲慢还是真的没有看到,反正他的东西递上去石沉大海。
孙中山先生当时也是来气了啊,热血当头,既然你们不作为,那我就代表汉人创立一个属于我们的理想国度。
简而言之——反了他。】
好奇,许多人就是好奇,这要怎么反?
听着就是个手无寸铁的读书人,清朝再没用,不至于被他一个人反了。
【孙中山和几个志向相投的同志们建立了兴中会,但人实在不多啊,没办法,只能把另外一些造反的人拉进来。
也就是说,兴中会一开始便是几个读书分子带着一群绿林好汉闹革命。
接下来一段很长一段时间,孙中山到处演讲、筹集经费、拉人头,可惜没什么效果,还落得一个‘孙大炮’得外号,都说他只会讲大话。
我都替咱们先生委屈。】
果然,就知道几个书生想要造反太难啦,这个发展才正常,他们都想不到要如何起家。
来个一心为国的富商捐献全部家产?
【孙中山先生现在看不到未来,但可喜可贺的是,读书人这个层面有人开始觉醒了,读书人嘛,除了这种比较激烈一点的,还有温和一点的——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