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方显然被顾雨说无语了,也感受到了顾雨可能是对刚才说的那些话的反击,于是很快,对方回复。
【抱歉,是我太着急了,我现在就说,我所在的房间是一个大概二三十平的小房间,里面有个办公桌放了一台电脑,还有一个沙发,然后就堆满了杂物,像是一个杂物间。】
【我听不到任何的声音,但是工具是我从一个满是灰尘的箱子里找到的,估计绑匪自己都不知道有这玩意。】
【我试着向外面求救,不停的呼喊敲门,可嗓子都喊哑了,也没有人来救我,可能我所在的环境并没有人来,总共就只有这么多,可以了吗?】
对方还在发一连串的消息,顾雨没回答,而是走到了自家房门前,弄开了猫眼。
只见猫眼里,看到一个人影在她房门前,那人戴着帽子,肩膀处提着一个箱子。
那人正埋头,使劲在手机里打字。
果然……
那人说可以拆卸房门的时候,顾雨就觉得违和了。
所谓的被锁,所谓的开门,都是反面的意思。
不是自己被绑架了,困在了房间,而是这个人想要去翘掉别人的房门,想要破门而入。
所以才会反着来,用受害者的角度来欺骗别人,然后闯进别人的家里。
因为顾雨用的是台式跟人沟通,就会有一种惯性,下意识的以为,对方也是用着台式沟通,便不会怀疑对方是用的手机。
然后就更不会怀疑,自己要被对方给撬锁了。
好一个骗子。
顾雨回到了电脑前。
【在吗?你怎么又不理我了?快啊,那人快回来了,你快帮我。】
顾雨看着对面演戏,脸上面无表情。
倒是很有意思。
让受害者自己教加害者怎么翘掉自己家的房门。
难怪规则上说,警惕网络陌生人的消息,防止被诈骗。
门外的那个人是人是鬼,不可知。
但顾雨必不能让他翘掉自己家的门。
翘掉?
不,翘掉只是一个说法。
这相当于是一个隐形的规则。
如果她说了如何翘掉门,不管方法是否正确,就相当于默许了对方进入自己的家里,这是一种无形的规则的约束。
一旦同意,对方就可以破门而入,大概是这个意思。
尽管对方是以哄骗的方式来骗她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房间,但这也是一种同意。
怪谈之中,就别谈什么公平,里面的陷阱都是这样突如其来的。
【在吗?你是不是不愿意帮助我?】
对方还在孜孜不倦的发着消息,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
该怎么解决呢?
她不可能开门,因为对方既然受制于规则的约束,无法直接破门而入,那就说明开门是非常危险的。
她若开门,就相当于直接将自己暴露了。
开门,也意味着是一种默许的同意,是迎接。
这也是陷阱。
怪谈抓住人的想要报复的心理,却不料直接报复,也是掉入了陷阱。
不管有多少人跟她一样陷入了这种情况,现在都不是她能考虑的。
【在吗?在吗?在吗?在吗?在吗?】
对方发的消息逐渐呈现一种疯狂的状态,开始在发狂的边缘试探了。
该怎么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