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斧子的木头人说,
“不好意思,你的答案错误,所以……”
斧子往下一沉,这个距离,顾雨看了下,在脑袋被砍掉之前,他们有四次错误的机会。
虽然错误,但学生似乎并不在乎,他反而更兴奋了,整个人都在板上躁动着。
“等下!”
顾雨对那木头人说。
“他每答对,我可以补充吗?如果我答对了,是不是就可以让他的斧子更下去一点?”
木头人僵硬的转头,往下低了低头,看向顾雨。
“可以,那么,请说答案,不过提醒你一点,如果你答错了,你将受到双重的惩罚。”
也就是说,顾雨一旦打错,她的斧子会下落两次。
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果冒险,就只有承受更大的风险。
“我想问,是字面上的意思吗?”
是字面的意思,木头人再次强调。
那么……顾雨眨了眨眼睛。
“李四被判谋杀,是因为他拔着张三的腿,拖着他一路跑,直到张三气绝身亡,所以,李四被判了谋杀。”
字面的意思,拔腿就跑,就是拔腿把人带着跑的意思,就是拖着人在地上跑,能不死人吗?
“恭喜,你答对了。”
于是,小学生的斧子又下降了一次,他还有两次容错的机会。
但顾雨并不想答对,因为她感觉,答对这题,有点像智障。
正常人不会想到这个逻辑。
而她是个逻辑十分严谨的人。
小学生被下降了两次,这次他显然没想到顾雨能答对,兴奋中,终于带了点愤怒。
“姐姐,你可真聪明,那你的头我就一定要得到。”
他信誓旦旦。
顾雨忽然想起,小学生背着的那个书包,里面莫不是装着的,都是输掉的人头吧?
越想,顾雨越觉得有可能。
随即,就是下一题。
“张三最近每天去祠堂打扫,每次都要等三只烟燃烧完了,才会离开,而当天祠堂发现了一起凶杀案。”
“有人吊死在了祠堂里,被发现者看到,他声称是张三杀了人逃跑了,而地上,有两支烟灰堆,第三只还在燃烧着。请问,张三是凶手吗?以及,为什么?”
问题问出来时,学生没有第一时间抢答,他学聪明了。
毕竟他抢答对了,并没有多少的好处,只能让顾雨下降一次。
可如果顾雨抢答错了,他可以让顾雨下降更多,这样看来,还是不抢答好。
并且他认为,顾雨抢答,不会答对。
而上次她答对,存粹是因为那个答案过于白痴。
“有人抢答吗?”
顾雨举手。
“请问,你的答案是什么?”
顾雨说,
“凶手不是张三,因为他是在三只烟烧完之后离开的,真正的凶手,是那个发现者,他只要另外点上一支烟,然后把原本的三支烟灰,分摊成两堆即可。”
这样就制造了张三在烟还未燃尽之前,就离开杀人的假象。
而现场唯一有可能有动机的人,只有发现者了。
这样的推理对顾雨来说,过于简单,她都怀疑,怪谈出了问题。
一旦有这个想法,顾雨就不得不警觉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