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人,李逸认识其中四个。
两个华人定居在波士顿,三个美国人中两个是镇上的老居民。
另外那个美国白人,应该是刚搬来温斯罗普。
“奥纳,那个卖烤生蚝的是刚搬来镇上的吗?”
“是的,上个月搬过来,听说是奈格大叔的侄子,今天是他第一次摆摊。”
奈格大叔是镇上的一个农场主,农场主要种植蔓越莓。
李逸看向不远处摆摊的年轻人。
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摆摊选错了位置。
幼儿园门口,摆摊卖生蚝,几乎不可能有生意。
幼儿园的小孩对生蚝不会有任何的兴趣。
因为不认识,所以李逸没有开口提醒。
或者说不需要李逸提醒,明天这个年轻人就不会来了。
李逸靠在车上,摸着下巴思索着。
他发现随着镇上旅游业爆发开来,很多镇民靠着摆摊赚了钱。
越来越多的镇民选择摆摊。
可这些人摆摊却没有做调研。
头脑一热就干了。
这就导致不仅不能赚钱,反而会亏钱。
李逸并不想提醒镇民。
因为现在温斯罗普的商业化已经比较严重了。
李逸不希望将温斯罗普完全打造成一个商业化小镇。
好在温斯罗普的商业化虽然严重,但物价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并且,镇上的商家也不会坑游客,不会强买强卖。
整体的旅游环境,非常的良好。
不过,李逸觉得有必要引导镇民,别把心思全部放在摆摊和搞商业上面。
去做别的工作也很好啊。
温斯罗普和波士顿之间的高速公路整修,马上就要完工了。
两地之间往来更加方便。
波士顿工作,温斯罗普生活,并不是一件难事。
顺利接到安娜小朋友后,李逸特地开车在镇上逛了一圈。
他特地数了一下。
镇上一共有43个小吃摊。
这个数量,让李逸感到惊讶。
不是数量太多了,而是数量太少了。
这是咋回事?
李逸带着疑惑,回到庄园后,就打电话给了罗科老镇长。
很快,罗科老镇长说出了原因。
因为没有赚到钱,并且镇民投资公司赚了钱。
所以很多镇民,都选择入股镇民投资公司。
另外,正如刚才李逸提到的。
波士顿承接了一部分的就业。
这是好的现象啊。
看来今年温斯罗普的商业化气息会下降很多啊。
最后,李逸还是提醒了罗科老镇长。
一定要将温斯罗普的商业化程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将正事解决之后,李逸再次来到蔬菜大棚劳动。
正所谓劳动最光荣。
他给自己的定的目标是,今天要把虎豆种好。
争取今年早点吃上虎豆皮。
因此趁着时间还早,把这项任务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