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六七岁左右的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右手指天,挥扬着手中皮鞭,左手拿着一本书,正在摇头晃脑的念着一句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洛昭然的脸上染上了几分笑意,目光凝视着那个小小牧童良久,直至再也看不见,她叹道:“范文正公乃旷世古今之大才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真是极好。先生,檀华,你们看,咱们这一路半个月走来,看着大晋四海升平,黎民安居乐业,粮田硕果累累,官有道,民有福,学能上,律能正。我想要看到的,正是这样的太平盛世。”
叶敬也不禁点头,赞许的望着洛昭然,说道:“大晋能有如今的国泰民安之象,全是因为有殿下在啊。”
“我只是打开了棋局罢了,往后,只要陛下能守住如今的局面,轻徭赋税,广开商贸,严苛科举,善待百姓,最重要的是,解甲归田,莫要再起烽烟战火,如此一来,我大晋百姓定能有平安无虞、一世顺遂的安生日子过。”
檀华说道:“殿下心愿,定能成真。”
马车停下,不一会儿,高闲规规矩矩的站在车乘之外,行礼禀报道:“臣禀殿下,前方便是北周边境,宁州。”
“交予两国文书,随即通行便是。高大人因何故来禀?”
高闲继续道:“宁州城门大开,似有人迎,旌旗之上单写一个‘沈’字,臣猜测,来者应是北周右相,沈九川。”
闻言,洛昭然笑了笑,道:“那不打紧了,是熟人。传我令,扬鞭驾车,继续向前。”
“是,臣领命。”
车驾行至了宁城城门口,对面的沈九川一身紫袍金带,蟒纹加身,面如冠玉,貌似潘安,唯独左侧脖项之上,有一道嫩粉色的一寸长刀疤,十分骇人。
他朗声喊道:“北周右相沈九川!在此恭迎南晋安国长公主殿下!”
洛昭然掀帘而出,看着不远处的沈九川,面容倒是不曾有多大的变化。
她在檀华的搀扶下下了马车,拱手,躬身一礼:“见过沈相。”
见到洛昭然之后,沈九川立即笑着迎上前来,也未故做什么行礼的姿态,而是换了一个称呼:“昭和公主,别来无恙!”
洛昭然微微颔首,嘴角噙着笑意,“沈九公子,好久不见。”
......
宁城,花满楼
沈九川的手笔着实是很大,大手一挥便将整个花满楼都包了下来,做为接待南晋使团的场所。
高闲和叶思二人看着面前桌上的珍馐美味,又想想一路上的吃糠咽菜,在热泪盈眶的同时又心有余悸。
高闲抬胳膊撞了撞一旁的叶思,“叶大人,这别是什么鸿门宴吧?我怎的这样瘆得慌啊。”
“高大人,我这也是心有不安啊,但瞧着好像咱们殿下和北周沈相甚是相熟的模样。不过在京都之时,下官就曾经听闻这沈九川和殿下,齐相,还有死去的东厂厂督邓兮都是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