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佛子入了魔障,自身不修佛法,偏要与妖为伍,还枉顾小乘与大乘佛法之奥妙!”
静善禅师对此嗤之以鼻,且将佛子贬得一无是处。
“照静善禅师所言,那西方中佛修为何分为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
远善反问一句。
“远善禅师说得如此头头是道,那不知你对这小乘与大乘佛法,是何看法?”
静善禅师转而将这难题,丢还给了远善。
其实远善说得没错,小乘与大乘是佛门的两大佛派,可偏偏谁也说服不了谁。
“贫僧觉得,度己是福,度人是德。”
远善为了追寻佛理,长途跋涉,见识甚广,也悟出了些许道理。
“度己就是以己及人,度人则是先人后己,两者没有孰优孰劣,修得只是一种大自在。”
只要心怀慈悲,是度人也是度己,人生一切皆在度,度人者得心安,度己者得心静。
“以己度人,所见不过井中一隅;以人度己,所览却有万里长空!”
小乘也好,大乘也罢,修得不过是佛法,若真的太过拘泥于形式,反倒是本末倒置。
佛子当初就是因为西方佛门入了业障,太过追逐二者之高下,反倒失了修佛本心。
故此远离西方,想找寻真正的佛之真理。
“照你所说,小乘与大乘无高下之分,又何来的二者之别,那岂不是说他们是一回事?”
静善禅师只当远善是想不出二者的区别,故意在这混淆视听。
“可小乘与大乘的奥义截然不同,又怎么会是一回事儿?”
“静善,究竟是远善在混淆视听,还是你在强词夺理?”
洛昱辰带着一众道门修士,姗姗来迟。
“佛家讲究因果,你们修得是佛家境界,还是据理力争,凡事非得有个高低立下吗?”
“教义是一个门派的核心,若是理念不同,如何宣扬佛法?”
不等静善禅师开口,另有一高僧远道而来。
“弟子静善,见过觉远师叔!”
静善禅师看见来人,当即站立,起身相迎。
“正统帝,此乃我佛门觉远师叔,金刚境。”
那岂不是在场之中,实力最强者?
正统帝已听静善禅师介绍过佛门等级,禅师已是与化神境相当,金刚则更高一个等级。
“有请觉远金刚上座!”
正统帝像是见到了希望,赶紧起身示好。
觉远落座,看着对面的洛昱辰,继续刚才的话题。
“还请施主予以回答。”
“我终于知道,为何佛门禅师遍地,金刚称大,却难有得其果位者。”
果位,是指修佛时能够达到的境界。
“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你们光顾着争个高低,怎么可能得其果位,提升境界?”
“那不知施主有何高见?”
觉远金刚不气不恼,微笑以待。
“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有缘度人,无缘度己,皆是佛法。”
洛昱辰认为,修佛在于修心,而非修那所谓的形式,小乘也好,大乘也罢,皆是佛法。
既是佛法,那就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先后之别。
至于哪个先,哪个后,只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宜于度人者,即先度人;宜于度己者,即先度己,度人还是度己,只看慈悲心!”
“有缘度人,无缘度己,皆是佛法……”
“宜于度人者,即先度人;宜于度己者,即先度己,度人还是度己,只看慈悲心!”
在场的众佛修们,都在反复的咀嚼这番言辞,越想越觉得颇具佛理。
“贫僧顿悟了!”
远善原本就已经有所领悟,经过洛昱辰的提点,更加明悟自身。
只见他周身佛光笼罩,境界一路飙升,直至堪破禅师,直登金刚境。
同样有所顿悟的,还有觉远金刚。
本就在金刚初期境沉寂多年的他,竟也一举提升境界。
“阿弥陀佛,贫僧没想到施主竟如此精通佛理,实在是叫贫僧汗颜。”
觉远金刚双手合十,甚至产生了,想要将洛昱辰带回佛门的想法。
“我劝你还是打消这样的念头吧,我是不可能与你回佛门的!”
洛昱辰知道,自己今日的言论,若是传回西方佛门,定会引发一场大地震。
从静善禅师等人,那不以为然的态度,便知佛门也不是铁板一块。
也许在对方看来,小乘就是小乘,大乘就是大乘,奥义都不一样,哪里来的无甚区别?
“你不妨早些回去,先度一度你们佛门众人,别只想着惦念他物,却忘了修其自心。”
洛昱辰想看看,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真正广施大爱的慈悲心者,是如何对立的?
到那时候,他们估计要一直忙着辩论,根本没有精力东进。
觉远金刚却有这样的想法,故而施以佛礼后,带着众佛修们,匆匆离去。
“明星,你让佛门两大流派握手言和,难道是想帮助佛门东进,侵扰我东方道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