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刘二叔一家在村里的名声都很好,人品信得过。
老妈之所以一下子就想到他们家,也是因为和孙芳阿姨比较要好,想帮扶一下。
郁建华已经基本觉得可行,问道:“那这价格怎么定?”
郁从心说,“我们一根串串一毛到两毛,一千根串串毛利在百元左右,你们可以根据这个估算。”
郁建华就说:“一千根五块钱你觉得怎么样?”
“一千根五块钱,就是一分钱两根……每个月十五次集市,我们最大的制作量是一千五百串每次,再多就需要更早起床,身体会吃不消。一个月就是两万两千五百根,按一分钱两根就是一百一十二块五毛。”
郁从心只是算了一笔账,郁建华和李秋红就双双瞪大了眼睛。
李秋红惊呼:“天……一个月光竹签就要花出去一百多块钱,一年下来抵喂两头大肥猪了,是不是太多了?”
郁从心默算了下当今的物价:“二叔家情况特殊,咱们要不然取个整数,一百二十块钱一个月?但他们不仅要做,还要晾晒好并且给我们送到村里来,我觉得再少就太苛刻了。”
李秋红却有个更大胆的提议:“我觉得一百五十块三万根!”
郁从心:???
李秋红:“我在想我们要不要再做一辆推车?咱们小镇西面还有另外几个村的出入口,那边人流量一样很大。”
郁建华立即明白她的意思:“你是说咱俩分开卖,一人一个摊位?”
李秋红:“对,反正现在咱们渐渐上手了,一人一个摊位没问题,以后咱们一人一千串,销量就直接翻倍了。”
这是要把整个小镇一网打尽了,郁从心暗叹两人心真大。
她不赞同:“爸妈,我们现在做一千串,四点就得起床,若直接翻倍,打算每次几点起?再加上头天备菜串菜时间也翻倍,是一点空闲不打算留啊?想赚钱是好事,身体弄垮了可是得不偿失。”
她是想赶紧富起来,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可赚钱的同时也要享受生活。
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工作,钱虽挣着了人却疲惫不堪,那可不是她的初衷。
哪知郁建华却越想越觉得可行:“每天两千串,一个灶上弄不出来,我觉得我们可以另起一个炉灶,两个锅一起煮。”
李秋红眼睛一亮:“对!不过是多一锅汤和一口灶的事,我大哥就会砌灶,明天正好跟他说,让他来帮个忙,那样我们每次就能多赚一倍的钱。”
郁从心:“唉我说……”
郁建华:“就这么定了,我赶紧去问问谁能做咱们这种小推车。”
郁从心:“唉爸妈……”
李秋红:“还有赶紧回趟村里,跟刘二哥和孙芳把做竹签的事定下来。”
郁从心:“……”
郁建华:“还要去西边看看能摆在什么地方,还有咱们的火锅底料,要不要去县城多买一些回来?”
得吧,郁从心发现,爸妈现在已经完全燃起了奋斗之魂。都不要她再说什么,两人已经能把很多东西考虑全面了。
但她还是有一点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