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红便把家里两包火锅底料都送给了她,让她回家自己做来吃。
依旧是在燃气灶上煮好了端到桌上。
但今天菜多,肉菜占据大部分,便分成了三大盆。
饭桌上,郁建华好心情的开了两罐啤酒,和小娟爸爸对饮。
小娟妈妈终于尝到了女儿口中念叨无数回的火锅,美妙的味道着实把她惊艳了。
“怪不得我家小娟在你这儿住着不肯走了,你们家的东西是好吃,瞧把我姑娘,这段时间都养胖了。”
关小娟已经知羞爱俏了,听老妈说自己‘胖’,登时不乐意,嘴巴高高撅起。
郁从心笑着给她夹菜:
“我们小娟这是养伤造成的虚胖,从今以后多运动,很快就瘦下来了。”
关小娟这才高兴了。
吃到一半,关父突然叹了口气,跟郁建华碰了碰杯:
“老弟啊,你这串串,还收学徒不?”
郁建华吃着菜点头:“一直都收啊,莫非你想学?”
关父摇摇头:
“不是我,是我那不省心的儿子。”
关小娟还有一个亲大哥,现年已经二十岁。
由于是家里第一个男孩儿,家境又比较好,早年很是娇生惯养。
初中毕业后,他没继续读书,而是去了沿海打工。
这一去也有三四年了,老板换了几个,本事却没学到多少,家里也没见着几个回头钱。
眼看他的年纪已经跨过了二十岁,关父关母就着急了。
关父说:“他也在饭店里干过,做饮食应该能行。”
“我想着,总在外面飘着,离得我们这样远,始终不是个办法。”
“他要哪天找个外省的媳妇,以后都不回来了,那我们老两口可怎么办啊。”
“我就想着,你这串串看起来还算简单,他要能学会,就在咱们附近找个地方摆摊,离家近,能挣钱,也挺好。”
郁从心心说,伯父还真是有先见之明。
上辈子关大哥确实就跟一个西北的女孩儿好上了,两人背着父母结了婚,一辈子都在沿海打工漂泊,一年到头未必回一趟老家。
郁建华放下酒杯:“好说,你家孩子要想学,你叫他回来就是。”
“只是也要遵守原来的规矩,别在已经有串串的地方卖,稍微走远一点就行。”
关伯父喝着酒,点了点头。
他们家是拿的出学费的,但让他烦恼的是,怎么把儿子劝回来。
这年头内地落后、沿海发达。
有志青年都想出去闯一闯。
没闯出个名堂,很多人都没脸回家乡。
可能是志气,也可能是赌气,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
就算是父母,也不能帮孩子决定一切。
今晚月明星稀,晚饭后小娟就跟着父母回家了。
郁从心把复读机装在她书包里,嘱咐到:
“回家也要认真学,我会随机抽查,发现你偷懒看我怎么办你。”
关小娟现在对郁从心整个一大写的服气,郁从心说什么她就干什么。
她挂在郁从心肩上:
“心心你太好了,复读机都送我啊?”
郁从心耸肩:“反正我暂时用不上,需要的时候你再带回来给我用两天就是。”
送走了他们一家,郁建华在院子里点燃一根香烟,抬头看着星空。
“从心,咱们现在有三万多块钱了,你说,建房子,还是额外干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