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轻轻咳嗽两声,“朕这样就是好奇,你赶紧说给朕听听。”
“一开始的十哲左列是白起、韩信、诸葛武侯、李靖和李积,右列是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后来我朝太祖认为白起杀降,不配在里面,日后又有调整,将张良升为配享,不在十哲之中,又将吴起换下,以管仲、范蠡、郭子仪补上。”
这个太祖有病吧,打仗能打赢不就好了,管他别的干什么。
“七十二将都有谁?”
“这个,奴才记不全,太多人了,只记得三国时期,以及唐朝的一些人。”
刘禅嘴角扯了扯,太刻意了吧,这是为了讨朕关心故意恶补的三国知识?
“朕就要听三国时期的,别的朕不敢兴趣。”
“三国时期能进入武庙的有关羽、张飞、周瑜、张辽、陆逊、吕蒙、邓艾、羊祜、陆抗,杜预,王濬。”
什么,伯约竟然没进入武庙,真是可恶啊,就刘禅叹了口气,开口道,“朕觉得可以改变一下,有些人进,有些人出。”
高忠贤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陛下请讲,奴才记下。”
“武庙之中除了主祭的姜子牙,十哲只留下张良和诸葛亮,另外加上关张赵马黄魏延,再加上姜维和你。”
“啊?”
高忠贤给了自己一个巴掌,我没听错吧。
“陛下,为什么要加上奴才啊,奴才对领兵打仗一窍不通。”
“嘿嘿!”
刘禅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这样的话注意力就全在你身上了呀。”
“………”
合着让我去当挡箭牌了,是不是等风声过了还要把我挪出去给岳飞将军让位置啊!
高忠贤心中愤愤不平,“那七十二将呢?”
“别的我不管,把吴国和魏国的人挪出去,全都换成蜀汉,尤其是陆逊,一定要挪出去。”
想了想黄休二人的下场,高忠贤决定劝劝刘禅,“陛下,恕奴才直言,您这对汉的偏爱太明显了,就算是北伐要树立个榜样也不是这么树立的。”
说真的,就对蜀汉的态度以及对陆逊的做法,不知道还以为你是刘禅呢,多大的仇啊。
当然,这话高忠贤只敢在心里想想,说是肯定不敢说的。
“哦,是吗?”
刘禅诧异的扭过头,“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不办最好,武庙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就算把关羽张飞那些人放在十哲里,也不会有人觉得他们的才能超过韩信那些人。
“臣,不懂这些,不如和岳元帅商量商量?”
高忠贤选择把岳飞推出来,“岳元帅出身行伍,乃我大宋擎天之柱,对于武庙,他肯定有自己的的看法。”
“那还是算了吧。”
听到岳飞的名字,刘禅有些心虚,刚惹了他生气,朕还是别整这些幺蛾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