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说得对。”
刘禅心中叹了口气,这熟悉的话语,熟悉的腔调,要不是声音稚嫩,我还以为董允也来了呢。
“那就请陛下处理政务吧。”
“政务,什么政务?不是有赵鼎他们嘛,朕只盖章就好了。”
朱熹小脸有些生气,陛下怎么这么不靠谱,内阁还有人吗,再这下去赵大人得累坏。
“陛下,您忘了?
岳元帅,韩将军领兵出征了,胡铨大人前几天也出去谈判了,李光大人忙着追查秦桧余孽。
如今内阁只剩下赵鼎大人和王庶老大人活过啦,而王大人年纪又大,不得不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全部交给兼任的刑部侍郎陆宰,可就算这样,就他两个人也是忙不过来啊。”
“好像是这样哈,不过别担心,真有办法。”
朱熹狐疑的看向刘禅,陛下你能有什么地办法,总不能是让元帅回来吧?卧槽,不会是要往内阁加人吧,陛下您能分得清贤愚忠奸吗?
“哈哈,找到了。”
就在朱熹陷入怀疑的时候,刘禅已经拿着几张纸走了过来。
“朕记得是好久之前,大概是刚被雷劈,苏醒后没多久让鹏举给朕留的托孤大臣名单,后来又让赵鼎他们加以补充,要不是你提醒朕都忘了,估计他们也忘了。”
托……孤?
朱熹眼皮颤了颤,陛下可真会形容自己。
“陆游,哎呀,他被朕派去攻打金国了,下一个下一个;
陈康伯,这个好,朕对他有点印象,是个能臣,暂时入阁吧,这下内阁就有三个人了;
陈俊卿,这个人好年轻啊,不过既然被推荐了应该也还行,先到内阁办事吧,四个了;
呦,朱熹,还有写你的呢,你也别推辞了,一起去帮忙,不过你年纪太小,勉强算半个,四个半吧;
还有那个谁,陆宰,王庶这个刑部尚书把工作暂时交给他这个左侍郎了,那就让他把工作再交给右侍郎嘛,好了,已经五个半了;
虞允文,哎呦可稀了,虞允文现在也不在临安,还是五个半;
张俊??谁写的张俊啊,肯定是鹏举,除了他没人会原谅张俊,还是五个半。”
刘禅一边嫌弃的把写着张俊名字的纸条扔掉,一边拿下一张纸条,“哦吼,没了。”
“好啦!”
刘禅慢慢站起身,“本来还有几个将军的,但是他们现在都去前线了,朕也就没念,鹏举他们也只有六人,你们也就比他们少半个,想必也差不了多少。
等一会朕就让高忠贤拟旨,让你们暂时入阁,但要听赵鼎个王庶的话,朕相信你们,一定能处理好国家政事。”
朱熹简直要傻了,还能这么玩,陛下您自己不勤政,到底抓大臣入阁是不是不太好?
关键我才十二岁啊,我就入阁了,好吧,其实如果能当成一个人入阁我还是很开心的,可是半个人算怎么回事?
还有,现在的政事和之前能一样吗?
现在处理的政事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加上北伐、粮草、外交,甚至还要考虑西夏和大理,陛下你怎么会觉得我们能比岳元帅他们做得好?
朱熹简直要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