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朔听后松了一口气,“原来是瓷器制造,这东西没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
刘涛笑嘻嘻的说道:“汝窑的烧制,不知道年轻人会不会玩。”
“什么?”孔朔猛的起身,一脸震惊,“你会烧制汝窑?”
刘涛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大,连忙劝说:
“您别那么激动,不就是汝窑嘛,配方不是早就被国家弄出来了嘛。”
“废话,我能不知道,但你知道有多少人能烧制出来?
我说的是那种精品,不是随便出炉的二等货。”
他打心眼就觉得,刘涛所说的制作汝窑,一定不会是哪些普通货色。
如果是这样的货色,刘涛也肯定不会说出来。
刘涛:“还行吧,勉强能看过眼,以后还有进步空间。”
孔朔重新坐下来,“你小子……有机会烧一窑让我看看。”
刘涛点点头,表示完全没问题。
……
第二天一早,刘涛出现在红桥市场,计划正式实施。
他故意往字画区晃荡,造成一种偶遇假象。
果然又在这个区域看到了刘忠。
“又看画呢?”
刘忠忽闻身后再次传来说话声,这次没有被吓得跳起来。
而是皱着眉头嗯了一声。
刘涛见状小声说道:“我这两天没来,联系了一圈朋友。
你说的那件事情,有了一些眉目。”
刘忠动作一滞,左右看看后,放下手中的画卷,把他拉到了一旁。
“找到卖家了?”
刘涛苦恼的说道:“也算找到了吧,但这人不好说,恐怕还要做些思想工作。”
刘忠听得云里雾里,“什么意思?怎么还要做思想工作?”
刘涛指了个没人的地方,示意去哪里说话。
两人来到一个阴凉处,刘涛才说道:
“这人是我们那里的宝协的成员,因为职务的情况,能接触一些真迹。”
刘忠眉头一皱,连忙摆手,“这可不行,人家可是宝协的,能把东西卖出来?
这不是找事吗,被人发现绝对要报警。”
刘涛:“你先别急,我还没有说完呢。
他能利用职务之便,把画拿出来一段时间,但想要据为己有,就要有东西顶上去。”
刘忠:“你是说偷梁换柱?”
刘涛点点头,“只能这么做了,不然从哪里找书画真迹?
这老头幸苦一辈子,其实到头来也没赚多少钱。
现在年纪也大了,就想捞些钱留着养老。
到时候往国外一走,即便东窗事发也不害怕。”
刘忠:“你说的有道理,现在真迹难寻,好东西都被人藏起来了。”
刘涛点点头,继续道:“所以,你要是能帮忙先弄幅以假乱真的赝品。
他就能把东西给倒腾出来,到时候一举两得。
你那个买家也乐意,人家老头也乐意,咱俩个也有赚头。
这可是四赢的好事情,想找都找不到。”
刘忠紧皱眉头,“什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