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双手都有些颤抖,几次洒水都没有弄对位置。
“老曲稳重点,都多大的年纪了。”
邓欢见状,出言嘲笑一句。
曲虎深吸一口气,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别说是我,你能不激动吗?这代表着什么你比我清楚。”
说完他继续开始洒水,淤泥逐渐清理掉落,瓷瓶的最终面貌也展现在面前。
大佬们已经忘记了呼吸,全都屏气凝神看着,眼前这件精美到极点的艺术品。
通体霁蓝色的梅瓶,到瓶身高度三分之二的位置,绘画了一条白色巨龙纹。
白色巨龙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如同真龙再现摄人心魄。
曲虎从兜里拿出曲尺,快速进行一番测量。
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最大腹径25.3厘米,底径14厘米。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产地瓷镇。
年代600多年前,属于瓷镇中的大型器物。
通体施蓝釉,呈现出晶莹夺目的宝蓝色。”
曲虎参与过北方一个大墓考古,也就是在那里发掘了一件国宝。
也是一件霁蓝色瓶子,但高度与寓意,都没法跟眼前的这款比较。
所以在看到瓶子的时候,他就第一时间给出了判断,并且坚信不会出错。
元朝时期的文化是粗犷奔放的,游牧民族在广袤的草原上奔驰,蓝天、白云下的草原就是他们的天堂。
这种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文化,让他们对蓝色和白色尤为偏爱。
因此,蓝色成为元代的流行色。
曲虎抚摸着瓶身,慢慢的坐下来,用前所未有的语气,轻轻的开口说道:
“元朝虽然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不到100年,但当时的手工业,尤其是制瓷业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工匠们在研发瓷器品种时,采用了大胆的创新手法,创造了众多新的品种。
霁蓝釉是一种添加了,钴土矿料的高温石灰碱釉。
首先要在生坯上施釉,尔后在1280~1300℃的温度下一次性烧成。
陶工们创烧霁蓝釉时,是用天然的钴土矿料做呈色剂。
矿物中微量元素氧化,这才产生了霁蓝颜色。
通常烧纸的霁蓝成品率很低,需要不断的尝试烧制。
往往几百上千个瓶子中,才会出现一个合格品。
合格品种在挑选更完美的梅瓶,然后层层筛选才能进入皇室之中。
可见其中的难度有多大,所以才说它珍贵无比。”
“不错,霁蓝真的是上天的恩赐。”
邓欢接过话茬,继续解释道:
“据文献记载,当时霁蓝器的废品率较高。
烧制这种产品时,窑温要控制得当。
温度低了釉色发黑,温度稍高就会出现流釉现象。
烧制如此完美的大件梅瓶,须将瓷坯置于最好的窑位。
而且烧造优质的产品,不仅需要成熟的技术,也需要很好的运气。
所以才说他是天赐制作,没有老天爷的恩赐,就得不到这么漂亮的梅瓶。”
马维拿着放大镜看了一圈,“我观其色察其釉,改梅瓶恐怕代表了,元代瓷镇同类器物烧造的最高水准,令人惊叹万分。”
曲虎晃了晃瓶身,听到里面有水声传来,于是微微一笑说道:
“话说这梅瓶里面,不会还盛有美酒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酒水是否还能饮用?”
孔朔哈哈一笑接过话头,“根据沉船时间来看,那时候梅瓶,已经做陈设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