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篇写的正是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篇爱莲说以花自比,突出了作者高洁的志向,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千古名句,说他是千古名篇一点也不为过。
众人都是好奇的伸着头张望着,想要看看这个霍辰安能写出什么千古名篇。
不多时,霍辰安便完成了这一篇「爱莲说」,他拿起宣纸轻轻吹了吹纸上的墨迹,而后便将它递给了尤自在。
尤自在接过宣纸就小跑着献给老皇帝。
老皇帝摆摆手,示意他直接念出来。
于是,尤自在便展开纸张念了起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百官都是静静的听着尤自在的诵读。
此时,霍辰安已经提笔再写第二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第二篇,霍辰安选择的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借景抒情,以洞庭湖上岳阳楼之美景,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政治理念和人生感悟,更是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千古名句,同样当的千古名篇。
此时,尤自在已经念完了爱莲说。
老皇帝的眼中异彩连连,这小子以莲花自比,好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谁是淤泥?想到这,老皇帝不由看了文武百官一眼。
百官的脸色黑得就像锅底,好家伙,霍大人这一篇文章问世,自己就成了臭不可闻的淤泥了?虽说被间接的骂了,但是这群人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没办法,谁让人家文章写的好呢。
他们都是饱学之士,文人自然也有文人的傲骨,他们可以党同伐异,可以构陷污蔑,但是你文章写的好就是写的好,对于这一点他们造不得半点假。
此时衍圣公的脸色更是铁青,他有种不好的预感,此次京城之行有些草率了。
此时,霍辰安的第二篇文章也已经写完。
老样子,尤自在诵读,霍辰安继续写第三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没错,这第三篇文章,霍辰安直接把“千古第一骈文”给搬了上来,小样还治不了你了?
王勃这一篇滕王阁序,绝对是实至名归的千古第一骈文,整篇词藻华美,典故用了五十多个,诞生成语四十多个,既描述了景色,又说明了事情,最后还抒发了情感。
此篇一出,霍辰安甚至都不敢想象朝堂之中文武百官的反应。
且不说这篇「滕王阁序」,就连尤自在正在诵读的「岳阳楼记」文武百官都是叹服不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想到,霍大人小小年纪便已悟出此等人生哲理,在下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没想到小霍大人居然有这么高尚的情操!在下佩服,佩服。”
此时已经有人开始倒戈,而衍圣公此时的心情则是越发的烦躁。
老皇帝看着霍辰安,原来这两句是你小子游览洞庭湖的时候想出来的。
由于在金陵诗会的时候,霍辰安已经用过「先忧后乐」的典故,此时老皇帝自动脑补,强行帮霍辰安给圆了过去。
PS:求五星好评,求免费礼物,求催更,您的支持才是我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