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往事
当天傍晚,慕容家的大厅里,十多人围坐一桌欢宴,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这期间,却有几个下人装束的人来到了大厅外,被其中一个下人引着,绕着圈的把里面的人看了个仔细,众人只当是府里的下人好奇来看热闹,并未在意。而后,这几人却便又换了衣服出府离开了,这不大相干的一幕,也并未引起谁的重视。
酒席宴饮一直持续到亥时临近,所有人都有了几分醉意,有蒙禹的侃侃而谈,有杜宇和刑名的插科打诨,所有人都笑闹不止,酒自然也喝了不少,最后宾主尽欢,一个个都被搀扶到了厢房住下,不一会便都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起来洗漱后,慕容家早就准备了丰盛的早餐,吃过之后,众人便又告辞起身,慕容预要赶着马队前往边境黑市交易,自然也一起出发了,平日里慕容预也是常年在外,慕容预的妻子女儿早已习惯,可慕容宣剑一看父亲才回来又要走,却扯着他的衣襟哭了半天,眼里却有意无意的看向元朔。
慕容预好不容易许下从边境给他带回好玩的东西,才将他哄得放了手,却依然拖着元朔送他的剑跟出了好远才停住。慕容宣剑才七岁,人长的也瘦弱秀气些,这长剑于他就显得有些累赘了,可慕容宣剑却怎么都不肯解下来,坚持要自己带着,可见他是有多喜欢这把剑。
终于又再次上了路,慕容预向元朔道谢道:“真是多谢元公子了,我们那孩儿对你赠的剑真是爱不释手,连睡觉都要抱着。”元朔毕竟年纪还轻些,并不知道自己的举动毁了慕容预一直不让慕容宣剑学武的计划,也便回礼道:“慕容大哥无需客气,我也是觉得与小公子格外投缘才会赠剑于他。”
蒙禹自然知道这慕容预并非是诚心感谢,这里面埋怨的成分其实还更多些,想了想也上前说道:“慕容大哥,小生虽是读书人,可几次死里逃生,都是全仰仗着学了些微末的功夫,这燕云边境又是乱世,小公子能在习文之外习练些武艺,其实只有好处而并无坏处。”
慕容预见是身为举人的大才子蒙禹说这话,为了不让元朔觉得自己是在埋怨他,也只有点点头道:“蒙先生说的是,其实我昨晚也想过了,确实啊,这科举考试虽是正途,但若是连自保都做不到,或许他连京师都无法走到,以前确实是我想错了。”
蒙禹笑笑道:“确实如此,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君子,可都是文武双全的,很少有只读书不习武的,他们习的六艺里,除了学问,便还有驾车和射箭两项,很多人的剑术也是很不错的,我们的孔圣人就是剑术高手,还有苏秦、张仪、鲁仲连,这些都是人间大才,却也都是一流剑客,后来的秦汉魏晋隋唐时期也亦是如此,那些大才一个个都是文可挥毫写意,武可上阵杀敌的。宋朝之后虽然文人逐渐开始轻武,但也并非完全放弃习武,不管是北宋的范仲淹、苏东坡,还是后来南宋的辛弃疾,陆游,也都是文武全才。我朝虽规定文官节制武将,可若真是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真能节制得了的?”
慕容预这才认真的点点头道:“蒙先生说的在理,我这趟回去,就给孩儿寻个好的师父去,让他好好学剑习武。”杜宇笑笑道:“那可一定要寻个好师父,我看那孩子资质不错,千万别寻了个庸才给带坏了,这燕云地区,高手不少,可蒙事的也不少啊。”
慕容预抱拳问道:“既然杜老弟也是燕云人士,又习得真功夫,可否推荐一二?”杜宇皱眉说道:“我那师父倒是真厉害,可他老人家行踪飘忽,我都不知道哪里寻他,而且他老人家又是刀客,没见他使过剑或者提过剑的,似乎也不太适合教授小公子。”
刑名也摇摇头道:“可惜我师父已经过世了,若是他在世,倒是会喜欢小公子这样的人才的。”楚天王也笑笑道:“我那师父虽然是剑道高手,可行踪却更难寻觅,连我都还没来得及正式磕头拜师的。”众人相视一笑,也有些无奈。
蒙禹却忽然想到:“小生有个好友,是河北沧州人士,他的武功就很不错,他的师父就是个文武双全的高人,不但教他武功剑术,还教他读书,只可惜他并未告知我他恩师的名姓,等着下次回到南京,小生就帮慕容大哥问上一问。”
慕容预一听还真有这样文武双全的高人,立刻开心不已,抱拳说道:“那就多谢蒙先生了,这些高人隐士,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咫尺天涯,不经引荐的话,真是对面也不相识。”刑名闻言惆怅的说道:“那倒真是,我那师父,就是不修边幅 邋里邋遢的,这要走在街上肯定都是人见人躲的,谁会能想到他是隐士高人啊。”
楚天王好奇的问道:“那师叔究竟是何来历,不知可否相告,我也好有线索去寻找师父他老人家。”刑名点点头道:“师父不喜欢说他的来历,但每次有老朋友寻到他,他也是开心不已,我估计师伯应该也是这样。如今他老人家已经故去了,他的来历,其实也无需保密了。”
众人一听,立刻便来了兴致纷纷策马围了上来。刑名收起了笑意,脸色平静的看看远处,悠悠说道:“我的师父,就是原先明教烈火旗的旗主,在洪武先帝立国之后,大力打压整顿明教,后改称焱教,其主力便是以烈火旗为主,师父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便悄然离开了,然后便一直浪迹天涯,直到洪武先帝停止了对明教前辈们的搜寻剿杀,才在太行山中安定下来。”
众人这才点点头,楚天王想了想,惊讶的问道:“那我的师父他老人家也该是明教中人咯?”刑名点点头道:“应该是,师父他老人家说过,他师兄弟三个都加入了明教,而且后来都地位颇高,以他老人家提到师伯时的那种崇敬,我想师伯在明教里的地位应该更高才是。”
楚天王点点头道:“怪不得师父对他老人家的来历名姓只字不提,更是在哪里都不愿久居,看来也是为了躲避洪武先帝的追剿啊!”众人一片唏嘘时,安和却不解的问道:“他们不都是帮助洪武先帝立国的大功臣么,为什么还会被追剿而逃亡?”
蒙禹无奈的笑笑道:“安和,有些事情,你或许无法理解,我只能告诉你,洪武先帝起事也好,反元也好,还是与其他反王互相征伐也好,都离不开明教高手的支持,可一旦立国之后,这些不愿为官为将,却又功劳卓着的高人们,就会成为上位者心头的忌讳,更何况,大明立国之初,根基不稳,内外交困,更容不得这些不安定因素存在,所以才会刻意打压,而一旦大明朝安稳之后,这些老人家便也再构不成什么威胁,自然也就无需再追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