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波塞冬】的舷窗。
为了保证【波塞冬】的整体强度,舷窗玻璃被大幅度加厚,面积也被尽可能地缩减。
每一扇舷窗,仅容许一人向外观察。
舷窗之后,便是【波塞冬】的驾驶舱。
和整艘星舰相比,驾驶舱显得格外迷你。
整个驾驶舱的面积只有不到五十平米。
在安装各种仪器设备后,留给驾驶员的空间只剩下了十几平米。
条件很艰苦,但和整艘矿产勘探船相比,驾驶舱的安全程度无疑是最高的。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驾驶舱甚至相当于一艘微型星舰。
在设计中,一旦星舰出现不可逆的损坏后,驾驶舱便会被整体弹出。
借助驾驶舱自带的燃料和小型霍尔推进装置,它甚至可以冲入冰态巨行星的近地环绕轨道!
当然,也仅限于此。
想要乘坐其离开冰态巨行星,回到曙光星,那是不现实的。
至于其中的驾驶员,在遇到危险的那一刻,便会进入驾驶舱中的深海舱。
当驾驶舱进入冰态巨行星近地环绕轨道,并发出求救信号后,他们便会进入冬眠,然后等待人类舰队的救援。
这也是吕永昌所能想到的,最安全的措施了。
除了驾驶舱和霍尔推进器喷口之外,波塞冬侧后方还有两个巨大的、紧闭的舱门。
那是机械手和仓库的位置。
一旦发现可能有用的矿产资源,在驾驶员的控制下,机械手可以进行采样工作,并将矿石放入仓库之中。
除此以外,【波塞冬】内部还有一个小型实验室。
它可以对采到的矿石样本进行最基础的检测,这可以大大提高探矿船的工作效率——两名驾驶员不至于白跑一趟。
虽然其内部有如此多的构造,但和人类舰队的其余星舰相比,【波塞冬】依旧显得格外“袖珍”。
整艘星舰,直径甚至不到一百米。
“抗压强度如何?”
吕永昌沉声问道。
对于【波塞冬】来说,抗压强度是最重要的一项数据。
仅仅是抵达液氨海面,它周围的压强就达到了60个标准大气压,一旦深入液氨海底,压强更是会迅速增长!
“测试结果显示,它最高承压强度达到了十万个标准大气压。”李云天瞥了一眼一旁的全息投影,迅速回答道。
吕永昌没有说话,眼中闪烁着沉思之色。
十万个标准大气压。
可以说是很高了。
地球时代,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也不过只有上千个标准大气压。
即便如此,在当时,马里亚纳海沟仍然是人类难以征服的一座深渊。
但对于冰态巨行星来说,这点承压能力还是有些不够看的。
根据模型推测,冰态巨行星内部的压强甚至可以达到上百万乃至上千万个标准大气压。
碳原子会被这恐怖的压强压缩成一颗颗小型钻石,“空中”甚至会飘洒着数不清的钻石雨!
当然,【波塞冬】矿产勘探船并不需要前往如此恐怖的区域。
十万个标准大气压的承压强度,理论上来说,已经足够支撑其前往液氨海洋的深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