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起兵仍旧是不愠不火。
朝廷没派出大批的兵马前去平叛,给了长孙无忌一定的机会。
让长孙无忌可以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或许在保皇派眼中,最大的希望还是来自于卫国公李靖的态度。
不几日李飞廉亲率一万骑兵便已进入潼关。
拿到唐寅颁下来的通关文牒,李飞廉带兵顺利进入关中。
一些唐朝旧有势力本以为李飞廉入关后马上会举起旗号响应长孙无忌,可一直等李飞廉带兵到了长安城下,仍旧不见任何要举兵的迹象。
李飞廉更是在之后直接入城,把他的一万兵马留在城外。
“卫国公此举,到底是何意?不会是要协助广阳王平叛的吧?”
很多李唐皇室的忠臣见到这一幕,都傻眼了。
李靖居然让儿子带兵一万到关中来,还让李飞廉入城,这意思是要协助大唐朝廷做事,而不是长孙无忌?
……
……
李飞廉入城后,更是没有入宫。
直接去找了唐寅。
如此一来,外间对此事的看法似乎就已经尘埃落定。
也有人当事后诸葛亮,觉得若非李靖是响应唐寅的话,唐寅也不会如此顺利就颁给李飞廉通关文牒。
那可是一万骑兵,就算不是李靖亲至,对关中的军事格局也会形成影响。
所有人都替李唐皇室感觉到悲哀。
本以为长孙无忌起兵后,会有响应者无数,谁知到现在仍旧在朝中没兴起任何的波澜。
谁都不敢明目张胆出来表态支持长孙无忌。
行云岭唐府。
唐寅会见了李飞廉。
因为这次的会面是在唐府进行,李胜男本想过来,但被唐寅给回绝了。
只有李飞廉不在的时候,唐寅似才能跟李飞廉开诚布公去谈一些事。
“广阳王切勿误会,家父之意,是让末将带兵到长安,一切都协助于广阳王。”
“或许是家父担心广阳王出兵有何不方便的地方,便以末将领兵前来相助。”
李飞廉没说假话。
无论李靖真实的意图是什么,李飞廉都是不知道的。
他只是按照父亲的军令,带了一万人马回来,把人马驻扎在城外后只身入城。
后续李靖让他支持哪方都是问题。
唐寅态度显得很温和道:“那令尊是否有说明,最后以谁的军令为准呢?”
“这个……”
李飞廉到底是个实在人。
他这么一迟疑,显然就是告诉唐寅,无论唐寅的军令是什么,最后他还是要听李靖的。
若你唐寅要下达什么军令,李飞廉也必须要先请示过李靖后才能做决定,即便耽误时间,程序上也是如此。
这般一来,李飞廉根本就不是来协助唐寅的,或者说李靖的目的仍旧不明确。
唐寅道:“城外驻扎一万兵马,始终会成为隐患,主将还是应该镇守于营中,少将军不妨先出城领兵吧。”
唐寅的意思,是不会把李飞廉的这一万兵马迎进城的。
外军抵达长安,道理上也不可能让其进城。
赤水营的主要人马也是在城外驻扎的,巾帼营也在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