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很想吃,但是并没有不懂事的去抢或者去闹,而是安安静静的等着长辈都有了再到她。
郑樊把她教的很好。
接下来都是年轻一辈的,大家就比较随意了,谁先谁后都可以。
其实大家都吃饱了,也不在意这一小块蛋糕,但是多这么一块蛋糕也不会太饱,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小块,几口吃完。
吃完生日蛋糕,大家就随意去逛了。
因为今晚就住在这里了,明天早上早早就要去逛寒山寺了。
大家成群结队分成了几波人去逛了。
郑佳颖和黄子豪、孙晓彤一起,因为黄子豪来过,他对这里比较熟悉,由他带路,当然还得叫上任娇英。
一路逛一路买一些小东西,然后就逛去了小吃街。
年轻人消化快,逛了一个多小时已经又能吃得下东西了。
几个人玩到差不多12点才意兴阑珊的带着大包小包回到酒店。
第二天早早起来就去了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大部分的人听说寒山寺就是因为这首诗,郑佳颖也一样。
但是据说寒山寺这个名字是因为一个凄美爱情故事,或者说是一个难得的兄弟情的故事,再或者两男争一女最后双双放弃的故事。
寒山和拾得自小便是一对好朋友。
但是长大后的寒山与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那姑娘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寒山知道真相后,十分难过,经过痛苦的思考,他决定退出而成全好友,自己则悄悄去苏州出家做了和尚。
拾得见不到寒山,十分想念,一天,他忍不住去了寒山家,见门上有封给他的信,便拆开来看。
原来是寒山劝他与姑娘成亲,并祝两人幸福美满。
拾得恍然大悟,悔恨不已。他深感对不起寒山,便决定离开姑娘,去苏州寻觅寒山并皈依佛门。
经过长途跋涉,两人终于在妙利普明塔院相聚了,并相约从此一起修行。
民间传说,寒山和拾得本是天上的仙人,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
而寒山寺这个名字,便是由于两人在此相逢而改的。
因为两人的故事深入人心,后来虽然也曾改名,但人们一直习惯称它“寒山寺”。
直到现在,寺内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两人的故事传说也引起了游客浓厚的参观兴趣。
而随着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寒山寺更是名闻天下。
其实也能理解,既然要打造成旅游景点,那自然得有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支撑,吸引大家的心神。
比如他们去年国庆去云南看过的石林风景区里阿诗玛和阿黑哥的故事,比如他们西省刘三姐的故事,比如江西老表的故事……
实在是妙舍普明塔院这个名字怎么也没有寒山寺好记啊!
就像维吾尔族人的名字郑佳颖都要读好几次才记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