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是煎熬,大雨过后半月里是轩辕墨最难熬的时间。
大凉山那边的军队派来了上万人加入救灾之中,然而柳槐村与落雁山的路,一直不通。
这个地方太过低洼,淤泥杂物全都汇聚而来。
暴雨后又是烈日当空,救援人员每天清理出来的道路少得可怜。
他想去找魏子卿都不行,就连去落雁山都办不到。
二十天后,凉州一座城池传出有人得了痢疾,上吐下泻,已经有不少人中招。
短短两天的时间,在天灾中幸存下来的人被感染了大半,仅过了四日,就有人因为痢疾死亡。
朝廷的钦差大臣押送粮草药品来援,进了青州地界后,再无半点音讯。
轩辕墨得知这件事后,气得差点带人杀过去。
凉州遭灾,青州一些城池也被波及,但不至于扣下朝廷赈灾物品。
轩辕玉就在青州,钦差大臣进入青州后就没了消息,除了他,没人有这种本事。
轩辕墨恨的咬牙,让人找来笔墨,亲自给凌天阁老阁主写了一封信。
他在皇家是个不被重视的皇子,玉王无端扣留钦差大臣与赈灾粮药,没道理不给朝廷回报。
每一次钦差出行,回报都会在每个落脚点与驿站中上书,即时信报回京。
如今没了音讯,定是他那高高在上的父皇睁只眼闭只眼。
宠溺轩辕玉到了这种地步,轩辕墨内心的恶魔被唤醒,他也看清楚了皇家的绝情。
这封信是他想了很久,不愿意,却为了凉州百姓,不得不写的。
……
日子一天天的熬着,十七岁不到的轩辕墨变成了一个小老头模样,下巴长出青黑的胡茬。
身上的衣服没有一天是干净整洁的。
那怕身份贵重,从小锦衣玉食,他也没有拿乔,亲力亲为的加入救灾之中。
每日天空出现一丝明亮就离开临时居住地,到了深夜才回来小憩一会儿。
人瘦了一大圈不说,这两日还拉肚子,感觉恶心。
好几个暗卫也出现了这种症状,轩辕墨知道,痢疾传过来了,他们没有药,就算做好了所有的防备,还是没能幸免。
送往京城的信算算日子已经到了,即便老阁主愿意出手帮忙,也是需要时间的。
他现在能做的,只有一个字,等。
好在天灾前储备了不少粮食,能让他们支撑到现在。
然而枫叶镇所有的一切都被大水无情摧毁,如今不缺粮,缺药与盐两种最重要的东西。
他派人前往其他城镇想办法,得到的消息是,那些地方更惨,因为没有提前防备,导致民众死伤无数,遍地哀鸿。
同一时间,距离枫叶镇一百多公里的下阳镇,老瓦村出了一名神医。
此人年岁不大,是个女子。
穿着奇怪的服饰,整日带着蓝色的面罩。
那面罩倒是奇怪,小小一张,只能遮住口鼻,用两条白线挂在耳朵上。
神医个子小,本事大,拿出来的药都是一颗颗白色的颗粒。
偶尔对症下药,也有其他颜色的。
没人知道神医的来历,一些人询问时,她只是笑笑,说什么:“天灾无情,英雄不问出处。”
小神医救人药到病除,碰到严重的病症,她会拿出奇怪的罐子,往人身上扎针,把里面的透明液体注入人体。
起初没人愿意接受这种奇怪的治疗之法,出现死人的状况后,才免为其难的点头。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得到小神医医治的人,只需看诊一次,拿几顿药就没事了。
渐渐的,小神医的名声就传开了来。
可她也奇怪,不接受任何人的好处,不吃灾民给的东西,也不住任何人家。
每个地方小神医都只停留三天,白天忙,到晚上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不见了。
像是神仙一样,来无影去无终,一路问着枫叶镇的位置,一路治病救人,教大家如何预防痢疾传播,以及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十多天过去了,小神医走过的地方不在有人死亡,痢疾也得到了极好的控制。
名声一下子就传了出去,导致四面八方的人纷纷闻讯而来,耽误了她的行程。
明明可以很快回到枫叶镇的,如今还被困在距离枫叶镇五十里外的青岩镇。
这日,魏子卿刚刚开始接诊四面八方赶来围堵她的病人,一名红光满面的男子领着好几个打手到了她所在的临时篷帐内。
“散开散开,我家少爷要看病。”
一名家丁恶狠狠的推攘着排队看诊的人,嘴里趾高气扬的吆喝。
魏子卿正在静心给人把脉,那家丁的声音突如其来,她轻轻皱眉,抬头瞟了一眼,对患者道:“痢疾才开始,不碍事的,也不需要打针,吃点药就行。”
患者是个中年妇人,脸色不好,连连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