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二天午后,老头儿才又坐上轿子下山,到了山下换上马车一路回襄阳去了。小青一路又跟着回到襄阳。
一到家,小青忍不住吐槽道:“死老头,跑那么远去烧香打坐,可累死姑奶奶了。”
白素贞道:“他大老远过去就烧香打坐?别的啥也没干?”
“可不是,中途跟道士在房里呆了一个多时辰,不知是在念啥歪经。”
白素贞道:“青儿你没有白跑这一趟,我猜,这个人没准儿就是李道。除了他,李府里还有谁能这么劳财伤民地三天两头大老远地去烧香打坐?咱们得找机会确认那人是不是他。若果真是他,既然知道他有这习惯,那倒好办了。”
小青道:“姐姐分析的有道理,若是李道老贼,那这一路上,山上山下,可就好找机会下手了。”
这天,两人又在李府附近摆摊给人看病。看着李府进进出出的人,正想着找个什么办法混进府去认认李道。忽见从李府里出来一人,看衣着打扮,像是管家模样的人。小青正想看看他要去哪里,却见那人径直来到了两人的摊位前,小青忙碰了碰白素贞,小声道:“李家出来的人。”
只听那人问道:“你们是外地来的游方郎中?”
白素贞道:“不错,在下从成都府一路云游到贵宝地。”
那人又道:“听说你医术不错?”
小青在一旁忙道:“什么话!我兄弟是神医,给多少王公大臣治过各种难言之症,也治好过不少看不起病的老百姓。”
那人又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番,这才道:“那就请给我们老夫人看看吧,我们老夫人卧病在床已经两个多月了,城里的大夫都看遍了也没看出个名堂。”
白素贞道:“有请带路。”
两人跟着那人进了李府。一路上穿廊过户,走了好半天才来到后院一处内室里。只见一个老妇人半卧在床上的,面色蜡黄,形容枯槁。那人介绍说:“这是我们李老夫人。”
白素贞在床边坐下,搭起脉来,片刻,问道:“老夫人平常是否经常进参汤之类大补之物,又甚少食用荤腥?”
老夫人点点头道:“是,我们家老爷近几年信道,我们都跟着他吃素。想着日常尽吃素,就配了些药方进补。”
白素贞又问:“老夫人近年很少活动,大部分时候都是卧床休息吧?”
老夫人又点头道:“人老了,懒得动,感觉身子也没力气,索性没事就躺着。”
白素贞道:“那就是了,其实老夫人并无什么大病。只是夫人体质本虚,加之常年吃素,又缺乏活动,导致身体越来越虚弱。这种情况下以补药代替日常饮食进补,造成虚不受补,越补越虚,身体没补回来,内火却越来越盛,心火肝火皆虚旺。想来老夫人时常觉得心烦意乱、夜寐不安、失眠多梦,白天又乏力嗜睡。还常有两胁胀痛、口苦且臭、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眼睛干涩胀痛、视物模糊,进而有精神不足、气色不佳之状。”
老夫人连连点头道:“大夫说的很对,这些症状老身都有,平常又说不清哪儿不舒服,就是浑身不自在。从前找过好多个大夫都只说中了一部分,难得你竟然全都诊出来了。”
白素贞点头道:“那我先开个方子,老夫人慢慢调理着,这病急不得。夫人平时的饮食也得改改,适当吃些荤腥,多活动活动,保持心情愉悦。至于那些大补药房,就停了吧。荤素搭配,动静相宜,方是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