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但几人依然不敢大意。果不其然,返回的路上又遇到几次来历不明之人的骚扰。小青看那些人身手,猜到是一些金国军中之人,只出手警告一番,也不揭穿他们。在小青和白素贞的护卫下,几人安全离开金国,回到大宋。
从金国回来后,满朝大臣总算看到了子温的不辱使命,皇帝大大嘉奖和赞誉了他,再升子温为吏部侍郎,不久又代理工部尚书,恢复中大夫之职。
白素贞则感叹于在金国的所见所闻,心有所思,买了一些本朝和前朝的各种史书,带着许宣再回峨眉山去了。她想好好了解本朝的历史,想想她的家人族人因何会落到这一步。之后依然每年跟许宣往返峨眉山和临安一趟,看顾两边的亲人,沿路行医救人。
两年后,皇帝又准备改任工部尚书并兼任临安府知府,吏部正准备呈上任免奏书,子温在朝堂上又直言进谏,惹皇上不高兴了,于是再次被罢免。
子温似乎已经看淡了仕途上的起起落落,被罢免后也无怨气,每日只督促着孩子们读书。小青却暗暗替子温不值,恨不能替他出头。如此,子温倒反过来劝小青,带着小青 一起赏读诗词歌赋,把酒品茶,乐在其中。
好在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不到半年,朝廷便再次任命子温担任温州知州,子温毫无怨言地再次领命。适逢白素贞和许宣回到临安,之前就听仕林说温州一带近几年海盗横行,很不安定,如今听说子温要去温州任职,难免担心,便决定一起同行。于是姐妹俩两家又一起来到了温州。
一到温州,几人就发现,此地与之前呆过的地方大为不同,各种接待异国商人的待贤驿、来远驿和容成驿遍地都是,港口码头和各个驿站里,肤色各异、服饰有别、口音不同的他国商人穿梭其间,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
然而子温很快就发现,这繁华热闹的背后,并非一片和谐的风平浪静。子温刚到几天,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报,说自家的商船在附近海上被劫了,损失惨重。衙门里其他的旧官员却见怪不怪,子温询问,那些人才说:“温州海域有个巨盗叫王永年,狡猾非常,常年在海上打劫往来船只,官府多次出动官兵捉拿他,却都让他跑了。”
子温问道:“王永年何方人士?做盘踞在此多久了?手下匪众几何?”
官员们答道:“王永年本是温州当地人,祖上打渔为生,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早年家里贫穷,他头上的几个兄弟都先后早亡了,父亲也去了,他便跟一个同族兄弟一起跑到海外去,不知道在哪里混了十几年,回来后就成了海盗。手下集结了近五千亡命之徒,其中大约一半是温州一带的穷苦渔民出生。那些人熟知水性,一到海上神出鬼没,比水蛇还滑溜难对付。”
子温又问道:“那他的家人呢?都跟着他做了海盗吗?”
官员道:“他自家本也没有其他男子了,族里几个亲近的男子都跟着他做了海盗,年轻的女眷也常年跟他住在船上。家里只有一个年近八十的老娘,因年老,无法跟他在海上颠簸,他才找了一些仆人养在家里。我们也曾找其老母帮忙劝降,都无济于事。官府又不好拿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婆子做人质,怕诱逼不成,老婆子一个闪失一命呜呼了,他更加肆无忌惮,官府还背上了乱杀无辜的骂名。”
一旁的小青突然问道:“那他也不回来看他老母吗?他老母若死了呢?他也不闻不问?”
官员道:“听闻他隔一段时间会溜回来看他老母,倒还是个孝子。可他何时回来也没什么规律,每次官府都是事后才得到消息,派人守着,又等不到他。官兵一撤,他又潜回来了。”
子温道:“看来你们没掌握到他的行踪,他倒是对官府的举动了如指掌,是不是官兵中有他的眼线?”
几个官员面面相觑道:“这个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