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朱标会问这个问题,李翰林将早早便准备好的台词有感情的朗读了一遍,当初对岳母表白时都没有这份深情。
“回禀殿下,听下面的里正汇报,石冲口出现了旱灾,前来寻求县衙帮助。
得此消息后,下官彻夜难眠,对石冲口的百姓很是担忧,于是今天太阳刚破云层下官便带领两个衙役赶去。
由于下地之时不慎滑倒,才弄的这幅摸样,太子殿下,微臣该死,不知道太子殿下今日会来新化视察.....”
李翰林话一说完,心中窃喜,在他看来,“一心为民,勤政爱民”这八个字足可以抵消他所有的罪责。
朱标视察过太多地方,遇到过太多的官员,李翰林这套以前也有人用过,对于李翰林话语的真实性,他有着内心的想法。
太假,假的简直像是作秀,即便是不小心摔了一跤,也不至于将全身弄成这样子,顶多是靴子或者部分官袍弄脏,可李翰林这般摸样哪里是不慎滑倒,分明是在泥潭中洗了个澡。
抱着怀疑,朱标笑意盈盈的走到李翰林跟前,李翰林下意识的退后了一步,但满身的酒味还是掩盖不住。
“你喝酒了?”
尽管李翰林极力隐藏着身上的酒味,但依旧逃不过朱标的狗鼻子,只能点了点头,解释道:
“全身都湿了,又没带换洗的衣物,身体发寒,一老叟给了我三碗水酒暖身。”
解释完之后李翰林恰好鼻子堵塞,竟然真打了几个喷嚏,喷了朱标一身。
这喷嚏绝对没作假,这一点朱标知道。
百姓给了三碗水酒暖身,这个解释倒有点别具一格,一般人还真不敢这么解释,这让朱标的狐疑瞬间淡了几分。
一路走来,新化之地确实没发现什么旱田,就水田这一块,安化的梅城和新化任何一个里都没有可比性,这是朱标亲眼看到的,这一点用不着质疑,真正让朱标产生怀疑的恰好是他身上的这身泥巴和酒味。
李翰林从朱标的神情中也发现了问题,自己苦心造的局结果成了死局,到头来终究是自作聪明,图了个寂寞。
即便是朱标认为他有作假的嫌疑,但他也没有实际的证据,再说李翰林自认为是个勤政为民的好官,新化的大小事务他了解的非常透彻,尤其是稻田这一块,整个大明能和新化比肩的不多,除了苏湖这种压根不用担心水源短缺的地方。
能将新化这样一个缺水之地的农业搞成这样子,李翰林自认为居功至伟。
朱标其实带了朱元璋的口谕,但今日他却没有宣读的意思,见了李翰林这个样子,他保留了一份谨慎。
万一宣了父皇的旨意却发现新化并非朝廷认为的那个样子,那岂不丢朝廷的脸,丢皇帝的脸?
李翰林犯欺君之罪这是小事,被满门抄斩也是小事,重点是朝廷的颜面、皇帝的颜面神圣不可侵犯。
作为大明太子,朱标虽然仁善和温和,但并不代表他没有王者威压,在没见李翰林之前他是满怀希望的,但见了李翰林之后他又心如死灰,觉得李翰林与他见过的不作为且爱作秀的官员没有两样。
事实证明,多读书没毛病,哪怕把脑子读成了一滩死水。
等人等到半夜,朱标也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这样,当然,他也懒的跟李翰林长谈,最后交代了一句:
“李大人,听闻新化的农业大兴,既然本宫来了新化,那便好好的视察两天,希望.....你能给我一点意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