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
“晋王与燕王会兵,今日是沙场点兵将,三军全部得到,这是规矩。
其他将士凌晨便去了,但燕王念大人长途奔波,让小人今早再叫您。”
感受到这样贴心的关照,李翰林心中一暖,而后回复道:
“小哥稍等,我马上便出发!”
李翰林慌忙穿上衣服,白牡丹和李若水替他简单梳洗,便跟着军士快速离去。
校场外头狼烟滚滚,黄尘漫天,集结了不少人,不下于二十万,这场面跟史书记载中的一模一样。
校场点兵是大事,一般点兵完毕之后第二日便会出征,由于李翰林先前不是军官,现在也没有正式任命,所以还是一袭布衣。
环境陌生,李翰林也不知道站在哪里,只能与士兵站在一起,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将军们站在一起肯定不合适,哪怕这个将军只是个总旗。
中军大营木台之上站着两人,一人是燕王朱棣,而另一人年纪稍大,想必就是三皇子晋王。
两位皇子之后还站着一些人,而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燕王和晋王的家臣。
点兵的吉时马上便到,朱棣翘首观望却始终没看到李翰林。晋王见朱棣似乎在等人,问道:
“还有谁没来吗?”
“我的福将,中军参谋!”
晋王噗嗤一声笑了笑,一个中军参谋都是福将,那这二十几万人马中的福将可太多了。
朱棣没有理会晋王而是继续观察,终于发现人群中躲着的李翰林。
“翰林,到上头来!”
朱棣遥呼。
底下众人互相看了看,不知道这“翰林”是何人物,见他从兵士中走出,众人皆是一惊。
燕王的座上宾都如此低调?
李翰林低着头十分低调的上了高台,见了燕王和晋王,行了个大礼:
“燕王好......
晋王好......”
朱棣满意的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到身后去,反而是晋王却死死的盯着他,仿佛看怪兽一般。
吉时已到,校场击鼓,朱棣拿出圣旨,大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元骚扰边境,民不聊生,朕特派晋王、燕王替王出征,荡平北元.....”
“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棣念完圣旨之后又从身后拿出一本黄色本子递给晋王,本子中所列之人皆为出征之人。
晋王对燕王的部卒并不熟悉,只能对着本子照念,每念到一人都会有人上前领取武将令牌。
燕王部卒的武将和谋士晋王整整念了三十人,最后一个才是李翰林的名字。
名册所列一般都是按照军功排序,李翰林排到最后一位就说明他完全没有军功,当晋王念到他的名字之时,有些武将一番嘲笑。
面对这样的嘲笑李翰林倒也没生气,在军中地位都是用军功慢慢攒出来的,现在没有军功并不代表以后没有军功。
晋王点完燕王部将之后便开始点本部的部将,待本部部将点完之后便开始点兵。
点兵自然不是一个个点而是一个总旗一个总旗的点,名册在列之总旗便随燕王与晋王出征,名册之外之人则镇守燕北,防止敌人偷袭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