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天昼夜奔袭,紫禁城已遥遥在望。
喷薄的朝阳呼之欲出,光与暗的界限被打破。
黄锦小心地守在马车外,一个小内待却突然出现在马车外,交给他淡黄色缀着紫绳的锦囊。
接过锦囊,黄锦看了看锦囊口部一根细若发丝的棉絮,棉絮精巧地系在锦囊的两端,并未出现任何崩裂。
这是朱厚熜独创传递消息的方法——锦囊寄书。
用绳子的颜色表明锦囊里信息的重要程度,赤色最轻,紫色最重。
黄锦神色严肃,走进马车,恭敬的将锦囊呈送给正在蒲团打坐的朱厚熜。
朱厚熜抬手接过锦囊,从中掏出了一份淡黄色的信纸。
信纸上所书是一些恭祝安康之语,并无其他紧要信息。
朱厚熜却并不感到意外,转身从檀木的小柜子里,拿出一瓶淡紫色的药水。
黄锦适时地递上一支毛笔,又把左手边的黄花梨木案摆了过来。
淡紫色药水涂抹在信纸上,几个赤红的数字浮现。
朱厚熜缓声道:“13、23、33、45、86、315。”
随即他把目光看向一旁的黄锦,黄锦会意
“东安门,奉天殿”
黄锦六个字脱口而出,朱厚熜目光幽深。
“主上,是否提前让麦公公动手?”
黄锦神色淡然,语气中却暗藏杀机。
“再等等,既然要给我一个下马威,我倒要看看谁是君,谁为臣!”
“黄大伴,派人探探中宫那位的意思,另外将这封书信发往浙江余姚”
说着,朱厚熜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信,递给了侍立一旁的黄锦。
“谨遵上谕”
黄锦躬身行礼,退出了马车。
不多时,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太监接过信封,又到邻近的马车上,换了一身装束,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仪仗队。
被送出去的信封上,赫然写着四个字——“王师亲启”。
朱厚熜心中波涛汹涌,他已经清楚了大臣们,为他这位少年天子准备的见面礼。
大明规制,皇太子当从东安门入紫禁城,进文华殿继位,只有皇帝才可以从大明门入城,在奉天殿登基。
之前毛澄的态度,朱厚熜就明白他的皇帝之位并不稳固。
如果朱厚熜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面对那群聪明人突然发难,肯定还会有些无所适从。
但这一次,士大夫们却想错了,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已经为此布局了五年的他。
从穿越伊始的惊慌错愕,到后来的坦然接受,朱厚熜只花了短短五天。
哪个男儿不想封王拜相?哪个少年不曾幻想立于万人之上?
朱厚熜开始疯狂内卷,立志要做千古一帝!
直到一次偶然,他发现了脑海中的玉彖。
但这并没有改变,他想要成为帝王的决心,反而让朱厚熜走上权力之巅的想法,越发坚定。
太平升仙道,世太平则人登仙!
再也没有比成为帝王,更能主宰这个国家命运的机会。
“内阁,张太后,宗室,官僚集团”
朱厚熜提笔写下几个红色大字,随即又重重地划上一横。
……
紫禁城大门口,毛澄和几个属官也在交谈。
“尚书大人,不知诸位大人是何想法?为什么会选兴献王世子去当皇帝,十五岁的少年,又怎么担得起我大明的重担?”
“对,听闻世子登基,还是杨阁老极力主张。”
毛澄神色一变,随即肃然道:“两位慎言,阁老们的心思又岂是我等能够揣测?杨大人,三朝元老,思虑自有其独到之处。”
吏部尚书白方家哈哈一笑,语气拖长道:“但依我看,人呐老了,谁也免不了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