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从千圣阁的构造讲起,将建筑背后的力学知识娓娓道来,并且不时穿插如赵州桥,应县木塔之类的建筑杰作。
一座千圣阁讲完,高崇台上便一字排开列出了十三张墨板,三十六幅画。
他把建筑画作绘于墨板上,不只是为了让学子们更好地理解建筑与结构,更是想为后面引出“真理与美具有一致性”的观点作出铺垫。
“建筑背后的力学是如此美妙,和谐而又统一,千圣阁的美是结构赋予的,还是千圣阁让这些结构出彩?”他顿了顿,指着身后逐次排开的画作,“这些画作是因为所画的东西美,还是画本身美。”朱厚熜抛出了问题,随即观察众人的反应。
张楚言脸上露出认真的神色,他喃喃自语道:“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图画是平面的杰作,艺术和美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他的大脑飞快思索,片刻后给出了一个答案。
“真正的艺术,以美的形式表达真理的内容!”
与张楚言的想法相比,其他学生的想法就简单多了。
“我是因为千圣阁的宏伟才去想探究它内部的结构,显然是千圣阁这个整体更重要一些。”潘明不假思索地对着自己的堂弟说道。
小孩脸一皱,“这么说的话,哥哥下次吃肉包把肉馅全给我吧,我喜欢吃。”
潘明起初有些不解,后来想清楚了脸色羞红,拍了拍堂弟咬牙切齿地说道:“家里不让你多吃,下一回我要当着你的面一口吃三个肉包。”
小孩哼了一声,转过头去。
不止学子们陷入思考,朝廷的百官也都在思索这个问题,他们还主动为这个问题增加了许多内涵。
张璁心想:“变法本是为民谋福祉,却难免伤及民心,名与实哪个更重要?”
王阳明也在思索,“人解放天性是为了自由,但达成自由不能解放人所有的天性,界限该在哪里?”
朱厚熜看到了想要的结果,这次讲学目的不在于他所讲的内容,而在于启发众人的思考。
人的最强利器,就是思维!
“这个问题的答案,诸君不必急着此时回答,多年以后可能你们就有了答案,朕想把这个问题说开去。”
杨廷和正襟危坐,田锋更是紧握炭笔严阵以待。
他们敏锐的政治嗅觉提醒自己,接下来朱厚熜要讲的话无比重要。
“民风民俗者,约定俗成也。婚丧嫁娶,买卖采办,上至公卿王侯,下到升斗小民,或依礼而行,或顺德而为。”
“千样米养百种人,大明地缘辽阔,历史悠久,自然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朕以为俱是大明人,俱遵大明礼!”
朱厚熜手指墨板,接回了之前的问题。
“朕以为道与美具有一致性,名实相符,情景相生,礼与实也有一致性,与实不符。”——他龙袍一挥,以手指天道“正礼,易俗!”
田锋干脆利落地在他的小册子上写下,“与实不符,正礼易俗!”
这种与事实作比较,实事求是的观点,让在场众人着实有些震撼。
小孩哥,用碳笔潦草地写道:“我要亲自到黄河看一看,如果他还想发怒淹落农田,我就让他改道,回到他原来的位置去。”
潘明兴奋地摇着小孩哥的肩膀,“季驯,你听到陛下说的了吗?与实不符,正之!下一次我爹再拿有的没的祖宗家法压我,我就拿陛下压他,看他还能动不动让我跪祠堂。”
朱厚熜继续阐述自己对于礼法更新的构想。
“尊古据实,与时俱进,错则改之对则加勉。”他明白大明多民族,多宗教的复杂状况,也清楚各地由于地理格局和文化隔离造成的迥异传统,法律可以让天下遵一令,但传统却是要求同存异。
大一统王朝不追求普世价值,而要强调共同价值。
他说道:“华夏民族崇尚和平,勤奋劳动,其他民族也具有类似的特质,这是应该共同追求且维护的,北方喜欢吃面,南方喜欢吃米,这是差异不能强行要求统一。”
他目光凌厉地说道,“但诸如溺死婴儿,尊奉邪神一类恶俗,必须以强力破杀之”。
朱厚熜以大义凛然的语气郑重承诺:“尊重异俗,追求共俗,消灭恶俗,大明是所有大明人的大明。”
他说话时身体自然而然地运行呼吸法,说的是正韵,谈的是新礼。
再加上修道之人气质的加持和千圣阁独特的回音构造,一时间让众人心潮澎湃,恨不能现在就加入移风易俗的大军。
朱厚熜语气变缓,转而谈起了朝廷推行新礼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