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一向很简单,原来《易》就是祖。
“伏羲一画开天”就是这“一祖风”,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伏羲的时代还没有文字,所以我们学习《易》的时候,也要不立文字,看卦图就好了。
一次看不懂,就多看几次,纷繁的世间看似万千变化,实则不过《易》也,搞懂了太极阴阳之原理,就搞懂了何为明心见性。
人生其实没有那么复杂,都是人为的变来变去,看似眼花缭乱、深不可测,实则只是互为阴阳,所以“伏羲一画开天”称作《易》之,因为真的很容易。
“红莲白藕清荷叶”这句明确了三教一体的观念,以此来形容“伏羲一画开天”的本来性。
此时世人学儒、佛、道,则当亦不能忘学《易》之,因为一切法当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生来坦坦荡荡,学而简简单单。离乱纷纷扰扰,寂灭自自然然。
大师认为:
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
儒者劳心,而佛者安心;
儒者贪生,而佛者解脱;
儒者有为,而佛者无为;
儒者分别,而佛者平等;
儒者治外,而佛者治内。
总结起来,就是儒家治世、 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认为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思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
但入世的弊端也有,当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就会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
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
出世,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
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
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和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闲白了少年头”。
这正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要脱离地球一样。
都说儒家主张入世,佛家、道家主张出世,其实也不尽然。
就拿道家的庄子思想来说吧,他的很多思想又何尝不是入世呢?
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
心看似是冰冷的,那是因为他的心已达到白热化了。
为了深入这个世界,必须先走出这个世界,这正是道家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