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知道张鲁大费周章为平民举行一个科举时,简直连牙都快笑掉了,他道:“你们说着张鲁,好好地传道送米就行了,还非要称什么王,连这政策都如此幼稚。殊不知,真正贫穷百姓,又有几个人读得起书,认得起师呢?”
袁绍的话也很有道理,在古代,能接受得起教育的大多数还是些有钱有势的大家族,真正的穷苦人家,每日为了温饱操劳,哪有时间读书?要知道,真正靠读书改变命运的穷苦人家可是少之又少。
在袁绍之后的是荆州刘表,刘表倒没有嘲笑,而只是象征性问了一下自己手下同乡的伊籍,如何看待汉中的科举政策。至于为什么问伊籍,可能是因为他的背后没有世家吧!
伊籍想了许久,只说出一句话:“公可离得开蒯、蔡二家吗?”刘表苦笑,摇了摇头。他当然离不开蒯、蔡二家,可以说没有他们两家,就不会有如今的荆州牧刘表!也是在这一刻,刘表心里开始正视自己和张鲁之间的差距了……
最好玩的还属于曹操,曹操得知张鲁先是求贤令又是科举制时,毫不吝啬地当着群臣对张鲁进行赞美:“好一个张天师啊,做了我一直想做可又不敢做的事情!”
曹操话里话外的意思太明显了,连最重要的手下荀彧面部肌肉都在忍不住抖动。荀彧这一辈子不尊汉、不尊曹,他代表地是他身后无数士族的利益。
不过荀彧并没有说话,曹操突然跳起来说道:“传令洛阳、南阳等地,将和张鲁接壤的地界把门关严实咯,我们地盘的人才一个都不能放走!”
曹操不愧是求贤若渴的枭雄,第一时间想的竟然是将人才都留在兖州、豫州,这样一来,这些人才也就只能为他效力了。只不过在此之前,曹操还要发布属于他自己的求贤令……
如果说有一个诸侯反应最真实,那就是刘备了,刘备收到消息时,只对着赵普说了一句话:“他张鲁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我们且派人前往成都看一看他是如何施行,来年我们也举办科举!”
刘备家境在很久之前可以说是绝对荣耀,毕竟是汉室后裔,但到他这一代早已经落魄,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卖草鞋为生。刘备得到过家族的荣耀,如刘皇叔的头衔;
也体验过寒门的不易,早期的刘备拖了许多关系,才和同宗的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一起拜师于同郡卢植门下。他可是深知寒门子弟不易!
所以他也是很敬佩和支持科举制度的,才会派人前去蜀中求学,可谓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了!
若张富知道刘备此时的想法,定会给他竖起大拇指,直接鼓掌。如此谦逊好学的汉昭烈帝,谁能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