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那您多休息,有什么事,叫儿子做。”
“好。”
乔咏清走后,乔震关上门,把大米,小米,猪油先放在柜子里,又给柜子换了新锁。
今天花掉四两多银子,其中大部分是药钱。
家里有了锁,唐悠悠本想将剩下的银子全部放进柜子,想了想最后只拿出铜板和三两银子放进去。
其余的八十五两银子,还是和书放在一起,藏在床底下。
可能是受昨天刘氏的影响,她觉得床底反而保险些。
当时村民的目光全都看向粮食柜子,但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床下的石头有什么不对。
放好东西,唐悠悠在床上休息了会,rua着念儿的小脑袋,两人小声地讨论秀才功名需要重考的事。
“原来是这样,这新皇对科举还是很重视的,看来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主。”
“对,我大致了解了一下,这渊朝的秦棣和明朝的朱棣,倒是有些相似。”
“是哦,两个人封号和名字都差不多。”
乔震说的当然不止是名字,而是两人的夺位经历和他了解到的治国理念。
对百姓和民生都是非常看重的。
这样的话,大概率会是个明君,那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本来,唐悠悠想买一本《大渊律》的,但乔震今天去问了,最新的律书要二两银子一本。
他们今天没带够钱,谁知道看病会花掉那么多钱呢。
唐悠悠说“没事,下次再买。”
至于来年的春试,乔震肯定是要参加的,只是唐悠悠不知道他有几分把握,需不需要买其他的书。
“不用买书了,都在脑子里。”
乔震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应试需要的知识早就熟记于心,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调取出来用。
唐悠悠点点头,又问“那你一次能过吗?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应该没问题,其他的准备暂时不需要,我回头抽个时间去县衙备个案,然后把字练一练就行。”
既然乔震如此有信心,唐悠悠就不多问了,鼓励了一句“加油!看好你。”
两人聊完,唐悠悠估着时间,让乔震将自己扶到厨房。
她要指导陈氏做馄饨,乔震便负责起照顾孙女的责任,分工明确。
这会陈氏正在揉面团,见唐悠悠进来,叫了一声“娘,您看这面团这样行了吗?”
唐悠悠凑近一看,她没洗手,不好去摸,让陈氏捏着面团给她看软硬程度。
“嗯,基本上可以了。”
“娘,那接下来咋做啊?”
接下来,就需要将面团揪下一小块,揉圆,压扁,擀薄。
陈氏不知道该如何擀薄,她用手压半天,都没有达到效果。
青岗村属于渊朝的西南方,这里不像北方,以面为主食,因此并不是每家都有一个擀面杖。
没有擀面杖,唐悠悠只得叫乔咏清去砍一节两指粗细的竹子回来,做成两截竹筒。
陈氏拿着洗干净的竹筒问“娘,这咋用?”
唐悠悠拿着另一根竹筒,假装自己手里也有面团,手把手示范如何擀面。
陈氏很快就学会了,擀出来的皮,果然又薄又均匀。
“娘,您真厉害,您怎么想到的啊?”她就想不到!
唐悠悠被拍了个小马屁,微笑着说“一开始,我也不知道。但我看那馄饨摊子下面有一根两指粗的圆棍子,上面还沾着不少面粉,就猜出来了。”
“娘,您真聪明!”她就没有看到过那棍子,就是看到了她也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