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肆厨,我们有一斤多的!”
“什么?我看看!”
一斤多的鱼可少见啊!
别是死的吧,死的做出来可不好吃,得罪了客人,把招牌砸了可不行。
等他看见木桶里的弓鱼,眼睛都瞪大了。
“这么大的鱼!”
王肆厨拎起那条最大的,“竟然还是活的!”
就是姿势有点奇怪,他问乔震“你们是外地来的吗?”
本地可很少见这样新鲜的大鱼,他也没见过有人这样绑鱼的。
乔震回道“王肆厨,我们是青岗村人,这鱼是我们在河里捉的。”
“原来是这样。你贵姓,怎么称呼?”
“免贵姓乔。”
王肆厨见乔震比他年轻,便道“乔老弟,那你们这些鱼怎么卖?”
乔震指了指大的“这条八十文,小一点的四十文。”
王肆厨赶紧摆摆手“这价格也太高了。”
一道鱼菜顶天了能卖两百文,这一条净鱼儿就卖八十文,也太贵了,两人看着不像商人啊,可真敢开价。
“你这条大一点的鱼,我最多给五十文。”
“六十。”
“五十五,不能再多了。”
“成交。”
一斤的大鱼,五十五文一条,半斤的鱼儿,二十文一条。
其余三指宽的鱼,王肆厨本来不想收,乔震说后面还有大鱼再送来,他才以二十文的价格收下剩下的所有鱼。
“以后这种小鱼就不要送了。再抓到半斤以上的就来找我。”
“行。”
乔震父子这趟出门,一共挣了一百一十五文。
回到家,两父子就把钱上交了。
数钱使人快乐,唐悠悠数着第一次正常经营的挣到的铜钱,喜笑颜开。
一天150文,一个月就是四两多银子,比县太爷还挣得多啊。
这还没算上早上收的竹卡子上的鱼。
“是个好生意!”
他们抓鱼的工具又简单,只有烧火把的桐油费点钱,成本低。
“当家的,咱们多做一些竹卡子,多抓一点鱼卖出去?”
“好啊!”
秋收过后,没有太多事情,就是收粮食的秸秆,还有种冬小麦。
乔震带着老大老二抓紧时间翻地,唐悠悠和陈氏加上乔咏荷姐弟一起,处理秸秆。
拔出地的秸秆,带出来的泥土干掉以后,相互敲一敲就能掉落。
敲好的秸秆捆扎在一起,背在身上运回家,整整齐齐码在屋檐下。
可以用作引火煮饭,或者切碎堆肥。
也有一些百姓会直接在地里焚烧。
这个时候,还没有后世污染那么严重,不会有法令专门禁止焚烧。
与焚烧导致的粉尘相比,百姓更看重它带来的效益。
高温燃烧下,不仅能杀死土里的虫卵,也能烧焦杂草的草籽。
燃烧后的灰烬含有大量钾元素,还能肥田。
唐悠悠将最后一捆秸秆码好,拍了拍身上的灰,“老大家的,你今天怎么了?”
陈氏一路跟着她,好几次欲言又止,唐悠悠都看不下去了。
“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要说赶紧说啊,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娘,今天是当家的生日。”
九月初一是乔咏淳的生日,唐悠悠真的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