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清晨微风中带着丝丝寒意,初升的朝阳金灿灿的,柔和的阳光洒落,一点点驱散空气中的朦朦雾气。
高阳村的村民们不少汉子已经下地犁田,做着今日插秧的准备工作,妇女们在家里忙活着早餐,等汉子忙完回来吃过早餐,一大家子便下地插秧。
田间热热闹闹,村子冷冷清清,这是高阳村插秧时期的一大特色。
鸿胪寺的官员们抵达高阳村村口时,村子里老老少少,几乎都在田里忙活着,除了为数不多不能自理的小孩和照顾小孩的人在家里。
忽闻马车外热闹的喊话声,坐在靠窗的官员受好奇心驱使,掀开马车帘,看着农民们在田间忙碌的身影,看到他们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的笑容,嘴角不觉微微上扬。
有人见状也跟着探过头一看,脱口而出:“难怪太傅喜欢留在这里,一看这里的村民们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每个人脸上都充满笑容,很少见到那么多人下地干活这么欢乐的。”
“是啊!”有人附和道,“昨天路过的村子,虽然他们也在开始忙碌下地干活,但氛围就是没有这里的和睦和温暖。”
“怪不得振国侯考上状元后,愿意花钱办学堂。”有人有感而发道。
其余人闻言不由得赞同地点了点头。
十位鸿胪寺官员,两辆马车,伴随着哒哒的马蹄声进入高阳村,昨日紫陌已经给他们指过路,让他们进入村子后,一直沿着大道走,走到山脚下的青砖大瓦房就是他家。
这边只有一户人家,所以不用担心找错家门。
路过学堂时,官员们惊奇地发现,他们原先想的太过简单,以为紫陌让人修建的学堂,是那种茅草屋土坯房,比一般村子里的书堂大,没想到,高阳村的学堂竟然是几座高楼房。
京城都没有用楼房作为学院的例子!
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么高,这么宏伟的楼房,除了皇宫和城墙,就数京城里的几家酒楼和一家最大的青楼。
这……得花不少银子吧?
振国侯可真大方啊!
也是,要是他不大方,会自掏腰包给人铺路搭桥?
进入长清县后,他们就发现不少道路和官道一样宽大平坦,道路很新,一看就是刚修建不久的。
可他们并没有收到户部给长清县拨款修路的消息,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振国侯夫人与长清县商人合作办作坊,收益两成捐给县里专门用作长清县修桥铺路等。
嘶——妥妥是用银子给自家男人砸功绩啊!
这振国侯夫人不仅有钱,脑子灵光,而且,一心辅佐丈夫,振国侯又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步步高升不在话下。
他们怎么就没那么懂事的妻子?
顿时,他们心里酸酸的,一想到家里后院那堆糟心事,忽而发现,只娶一妻似乎也挺不错的,尤其是这么有助力的妻子。
至于男人的那点子花花肠子,为了功名和前程,也不是不能割舍,实在割舍不掉,就偷偷在外面养着呗~
不让家里的女人知道便好。
马车停在青砖大瓦房前,官员们一一下车,几人正在着装时,不远的山上传来银铃一般的女子清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