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到面前那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傅大人,自己遇到的那对年轻的夫妇就是振国侯夫妇后,楚暄妍的心,安了。
她是一个说到做到的女子,答应当夫子,一定也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教给锦炎,至于其他孩子们的轻功,有暗卫在,一点也不用自己操心他们的武功学习。
自此,她成为锦炎的个人夫子,在高阳村住了下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水稻成熟的季节,在外四访的紫陌夫妇并不急着赶回来,一切都交给陈家兄弟处理。
南方两季水稻种植取得重大收获,产量明显比往年高产,因此今年国库收到的税量加起来比往年多了五分之一。
想到今年还有第二季水稻,皇帝再也不担心今年会有大量的百姓饿死、冷死。
经过早朝与众位大臣们商议之后,皇帝决定祭天,将喜讯告知老天爷,感谢他的馈赠,同时也是告慰龙家祖先们,圣阳国的百姓终于等到每个人都能吃饱饭的一天。
然而,在祭天的前几天,皇帝突然染上风寒,一开始有些咳嗽,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而后愈加病重,几乎到卧床不起的地步。
皇帝后知后觉自己被人暗算,否则吃过隐世之地的秘药,他的身体不会轻易被一场风寒所打倒。
于是让龙卫暗中调查,下手的棋子早已被人杀人灭口,痕迹被清扫的一干二净。短时间内,龙卫查不出幕后凶手。
皇帝心知不妙,立即让龙卫传信给紫陌,让他立即进宫救驾。
如今,能救他的只有她了。
祭天在即,皇帝只能下圣旨让太子代替天子祭天。
祭天这一天,皇帝心底隐隐有种不安的情绪,好像要发生什么事情,奈何他无从下手,而且他的身体根本支撑不住多久,话还没交代清楚,他便敌不过困意来袭,陷入沉睡中。
一旁的贵公公和龙卫只能干着急,如今皇上最信任的大臣都跟着太子一起去天台祭祀,太医都没有办法的事情,找吴大人与何大人过来也于事无补。
被寄予厚望的紫大人又远在长清县,一来一回,快马加鞭没个十天半月根本没办法把人接回京城。
半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祭天台建设在京城一座山顶上,与皇陵所在的山陵相对而望。
天台在悬崖边上,天台呈现“回”字状,最高的祭台与底下的广场莫约有五米高,祭台最上方四个方位都摆放着小炉鼎,中间放着大炉鼎,四周的小炉鼎已经点起长香,太子只需给最大一只炉鼎上香即可。
最高这一层,只有太子一人可以登顶,其余侍卫都在下一层守卫。
广场四周也都摆放着小炉鼎,所有小炉鼎在官员们抵达之后,由礼部官员负责上香,此时,整个祭台上萦绕着袅袅香烟。
祭天仪式在礼部的安排下,进行得井井有条,太子衣着四爪蟒袍,站在天台上,举香祷告的样子落入二皇子眼中。
此时的他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嫉妒,嘴角噙着好戏即将得逞的冷笑,看着太子的眼神彷如在看死人,心里兴奋不已。
太子,好好享受你最后的荣光吧。
龙瑾韩收回视线,低下头,看起来和其他大臣一样,专心祷告。
一道强而有力的箭矢划破天际,带着毁灭的一切的力量,直面太子的脑袋而来。
“太子小心!”
有人惊呼,护卫们想要奋起保护太子,却发现他们的手脚无法动弹,咬牙突破桎梏,动作僵硬,换做平时,他们只需一个纵身跳跃即可挡在太子面前,挡住箭矢,如今他们却只能靠四肢爬上去。
太子想要躲开逼向自己的箭矢,然而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忽而不受控制,一时间难以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长箭穿破自己的脑袋。
“咚!”太子倒地而亡的声音将前面的大臣惊得急忙抬头。
“啊——有刺客!”候在台下不远,时刻准备打下手的柳公公失声大喊,“太子!”
一切都发生的太过突然,他们谁也想不到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对太子下毒手,专门选中太子一个人上香的时候,这个时候护卫们都不在高台,仅有太子一人。
箭矢的速度太快,力道太猛,根本没有给侍卫反应的机会,皇帝安排的龙卫隐藏在暗处,他们压根来不及出手,且对方的目标是脑袋,太子身穿金丝软甲又如何?
不给众人反应的机会,箭矢如大雨般唰唰落下,底下官员们顿时慌做一片,侍卫们尽全力抵挡箭雨的袭击,护着大臣们撤退。
此时,众人才发现,他们的四肢不停使唤,不过在受了伤之后,大脑被刺激下,恢复大半的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