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那天,正好碰上朝廷的大早朝,大臣们早早在大殿中等着皇帝来上朝。
大臣们很诧异,今天皇帝走路的样子不正常,似乎一瘸一瘸的。
几位知晓情况的大臣,脸皮不由得抽了抽,太上皇下脚没轻没重的。
李世民坐在龙椅后,忍不住暗吸一口凉气。
太疼了。
老不死的,下脚没轻没重。
随着无舌例行喊出“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大朝会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是几位大臣一一交旨,尤其是侯君与魏征。两人关中赈灾的权利很大,如果不第一时间交旨,容易引起误会。
等大臣弄完后,长孙无忌站出来道:
“陛下,六大世家家主仰慕陛下的文治武功,愿意为关中百姓捐两百万石粮食。陛下的英明神武,是关中百姓之幸,是大唐百姓之幸啊!”
长孙无忌的话音一落,大殿内静寂无声,随即又变得嘈杂起来。
晓得内情的大臣们,心里疯狂吐槽着:
不要脸,太不要脸了。
不要因为陛下是小舅子,就能随意的拍马屁。
李世民一脸舒爽!
顿时觉得屁股一点也不疼了。
李世民右手摸着龙椅把手上的黄金龙头,心里舒服得像喝了蜜汁一般。
不可一世的世家,还是低下他高昂的头颅。
可惜啊,啥时候弄个世家女进宫,那样的话就完美了。
李世民咳嗽一声,起身谦虚了几句。
“几位爱卿在关中洪水来临后,主动请缨、挺身而出,朕心甚慰啊。
来人拟旨,赏房玄龄、魏征等人纪念金币百枚。”
房玄龄为首的几位大臣,连忙出列谢恩。
此时李承乾没有参加朝会,否则一定会在心里骂李世民败家。
专门为他铸造的纪念金币,光币值一枚抵万金,百枚折算下来的话就是一千贯。
更别提它的收藏价值。
李世民挺爱显摆的,他直接令掌管内库的太监,将几小盒子金币送上大殿。
图案上栩栩如生的肖像,让人一眼就认出是大唐天子李世民。
看着其他大臣羡慕的目光,李世民觉得有必要时不时发点出去。
反正高明一次性送了他上万枚。
等时间差不多,李世民站起身来,痛心疾首道:
“朕昨天去泾阳县视察,走访百姓后发现一个大问题。”
李世民也是有些狗,他故意话只说了一半。
大殿中的房玄龄、魏征等人一头雾水,陛下又弄什么幺蛾子。
李世民看着一头雾水的大臣,他心里暗爽。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均对农桑之事异常重视。只是让人很诧异,如此重要之事,除了本《农学》外,为何再无与农桑相关的书籍?”
说完后,李世民颇为期待的看向他的大臣。
果不其然,台阶下的大臣们,一个个露出惊愕的神情。
司农寺少卿窦静连忙出列躬身道:
“圣明不过陛下,司农寺负责大唐农桑,微臣散朝后立即找人编撰农书。”
李世民一脸舒爽点着头。
随着一件件事情处理掉,马上进入外邦小国使臣觐见的环节。
随着无舌的声音落下,吐蕃使臣立即站出来道:
“参见大唐陛下,我王送延年益寿仙丹一盒,祝大唐陛下福如东海,万寿无疆!”
李世民“噌”的站起来,眼神中散发出炽热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