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眉飞色舞,一脸地兴奋。
有时候做皇帝就是这样,死多少人,失去或者得到多少地盘,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的脸面,为了这个,花再多的钱,付出再多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否则历史上的那些皇帝为什么要大兴土木,慈禧为什么要花费天价去修建颐和园和圆明园,为什么几百万两白银不给北洋水师买炮弹,反而全都留着给自己过六十大寿用。
人家的原话是:“寻常人家里的老太太过六十大寿也是要风风光光地办的,怎么到我这就不行了!就是要办的好,办的体面、办的阔气才不会让洋人瞧不起,他们才不会欺负你!”
归根到底就是俩字。
脸面!
很显然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个要脸面的人。
否则怎么会在去年(开元十三年)去泰山封禅,翻开中国的历史,总共就只有六位皇帝去泰山封禅祭祀过。
分别为秦始皇、汉武帝、刘秀、李治、李隆基、赵恒。
封禅得有两个条件,首先就得有政绩,要是国家治理的一塌糊涂,天灾人祸,流民乱窜,动不动闹一场起义,你肯定是没脸去封禅的,就算你愿意,文武百官肯定也不太配合。
至少文治武功到达一定的成就才行。
其次就是要脸面,下面的人一忽悠就成了。
去年十月他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从东都紫微城出发,至泰山封禅,封禅车辆连绵数百里,浩浩荡荡走了两个月才到泰山。
花多少钱自不必细说,反正都是朝廷的排面,自然是要大肆操办!
而这个忽悠李隆基的人就是宰相张说,只不过此刻已不是宰相了,主要的原因自然也是去年的那场泰山封禅活动。
张说作为封禅使,所有的活动都是他一手策划的,事后当然要论功行赏,但是人们突然发现张说将跟随上山的执事官全部安排成了自己人,论功后越级升迁为五品官,而随行的士兵却只给功勋,不给赏赐,当时朝野内外都因此埋怨张说专权偏私。
由晚唐的文人段成式所写的《酉阳杂俎·语资》中记载,“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泰山之力也。”
在开元时期的这些宰相中,张说虽然不如姚崇、宋璟和张九龄出名,但是总体而言还是颇有政绩的,称之为贤相也不为过。但是张说个人的私德问题和性格因素也给了政敌攻击他的口实和造成他后来被迫致仕。
御史大夫崔隐甫和两个御史中丞宇文融、李林甫同时上书弹劾张说勾引术士占星、徇私舞弊、收受贿赂。唐玄宗让人查核,结果罪状大多属实。而此时张说的哥哥上殿为弟弟鸣冤,并当场割掉自己的耳朵,一时间让此案成为当时轰动朝野的案件。后来唐玄宗让亲信宦官高力士去探望张说,高力士趁机把张说当时的惨状告知玄宗,并在玄宗面前提起张说当年拥立的功劳。
感念之下唐玄宗赦免了张说,只是将张说的中书令一职罢免,还保留其尚书右丞相一职,有什么事情,李隆基还是愿意找他商量的。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青龙会没有集中力量对付李飞的原因,他们当时的最大目标就是收集张说的罪证,把他彻底拉下马,无暇分身顾及其他事情。
李隆基赞叹道:“好啊,安西都护府果然不愧为安西铁军,吐蕃这帮家伙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打起了小勃律的主意,看来是想企图占领西域,蚕食丝绸之路,染指通商要道!他们的胃口倒是不小!”
户部侍郎李元纮道:“陛下圣明,稳坐皇城,决胜于千里之外,简直是洞若观火,一丝一毫也逃不过您的慧眼!吐蕃以卵击石,自讨苦吃啊!”
群臣也跟着纷纷赞美,就好像一切都是玄宗提前安排好似的。
这家伙在张说被罢相后,被玄宗封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算是新的大唐宰相了,拍马屁的功夫自然也是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