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渠人,守墓者,守护者……
越接近真相的时候也是越迷茫的。
这些东西好像一条又一条的线,在让他们越来越接近真相的时候,也更让他们剪不断理还乱。
苏老和秦风都沉默了。
他们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样去做。
尤其是苏老,是要放弃他一辈子坚持的事业吗?为了这一个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了灾难。
真的值得吗?
许久后,苏老抬起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我想,其实我们都想复杂了。”
苏老静静的说道。
“其实我们都改变不了什么,现在咱们在这里想的这些问题,其实都不应该是我们去考虑的,秦风,你觉得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你觉得是为了什么呢?”
秦风没有回答。
说实话,他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以前的他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是为了帮助更多像他这样的人,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妹妹有更好的生活。
后来,出狱后。
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一件接着一件的事情,让他每天都疲于奔命。
所以,他真的不知道为了什么。
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华夏?
秦风心里真的没这么想过,他也没有那么伟大。
“我曾经参与过修订明史,我曾看到过一段描写,令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苏老继续说道。
“那是我觉得明朝最伟大的一个人物王阳明和他父亲的一段告别的画面,那个时候王阳明刚刚平定宁王的叛乱,立有大功,却被宦官扣上谋反的帽子,即将进京面圣,这一去,就可能回不来。”
“那一日,王阳明泪流满面,哭着走到了他的父亲的房间,他说,父亲,孩儿明知怎么做才是对的,可是若真的那么做,凶险万分,可能会招来灭族之祸。”
“是啊,当善良遇上邪恶,先受伤的,总会是善良,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坚持正义,死亡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会连累自己所有的亲人朋友,这是何等的残忍。”
“然而,他的父亲却说道,他说,孩子,你儿时就和我说过,你要学圣贤,你那时候问我,你问我说,父亲,你是状元,那你是不是天底下读书最厉害的人啊?”
“我说孩子,不能这么说,还有比状元更厉害的人,那就是圣贤,圣贤就是领悟天道的人,是按照天道行事,能够为百姓谋福的人,就像一句古话所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你听完这句话一下子就站了起来,说你以后长大了要学圣贤,要为天下人谋福。”
“后来,你入仕途,仗义直言,受廷杖,下诏狱,初心不改,你满身伤痕,还对着皇上喊道,要远奸臣,那个时候我就以你为荣,后来会被流放到龙场,万里投荒,正在痛苦中,却在困苦中悟道,你求问本心,悟出了知行合一的道理。”
“然后,你在社稷危难之中,以书生领兵,平定叛乱,救百姓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立德立功立言,你全做到了。”
“所以,孩子,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吧,知行合一,为父此生不以中状元为最大的荣耀,你就是我最大的骄傲。”
“孩子,你心中自有良知,只需知行合一,无论结局如何,为父都以你为荣。”
“历史就像是一面镜子,很多困扰我们的东西,在这面镜子中都有答案。”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应不应该做,怎么做,应该问问自己的良知,问问自己的本心,问问自己能不能知行合一。”
秦风听的很认真。
王阳明他知道,一代圣人。
真正的圣人。
秦风也懂了。
懂了苏老的意思。
“苏老,您是想说,你想学习王阳明的做法,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苏老点了点头。
“没错。”
“现在我们的情况和王阳明当时何曾相似,当时,王阳明的坚持可能带来的是整个家族的年华,而我们现在,如果我们坚持走下去,有可能会给华夏带来灾难。”
“后果不一样,但其实处境是一样的,其实我想了很久,王阳明是一代圣人,但是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下,他能改变的其实不算太多,他能做好的也只有自己。”
“知行合一,说的是每一个人说的更是自己,只有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真正的心无旁骛。”
“所以我觉得,秦风,我们想太多了,我们应该把我们能做的都做完,然后把这些东西交给大夏,让他们去决定怎么做,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有太多的风风雨雨,大夏,可以为我们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