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射程的提升肯定有推进剂的功劳,但是也有外形的功劳。
现在,想要利用现有的技术就搞出射程一百公里的导弹,外形上的设计必须要做好。
“只有尾翼?”
“对,只有尾翼,面积不要太大,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小阻力,如果做得好的话,或许其他都不变,射程就能增加一半。”
“没错,如果这样设计,的确可以大幅度增加射程,但是秦总,这样设计的话,导弹的机动性不高啊。尤其是打击超低空掠海目标,更是不方便。”
只有四个舵面,舵面面积还不大,这样的导弹机动性能高吗?
“燃气舵。”
对于攻击掠海飞行的目标来说,燃气舵是最好的选择。
之前的导弹一直都使用舵面来控制导弹的机动,而舵面的效率是和速度有很大关系的,速度越快,舵面的气动力矩就越大,而导弹在刚刚飞出去的时候,速度还没有起来,这个时候气动舵面效率很低,很难快速转弯,对垂发的导弹来说,这几乎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以前的导弹都是倾斜发射的,在发射前,发射架会转动,瞄准目标来的方向,导弹飞出去,直接就能扑向目标。
但是,倾斜发射有备弹限制,无法抗饱和攻击,所以,新一代武器都是以垂发为主,军舰上带多少导弹,可以一起打出去。
不管目标从哪个方向飞过来,导弹都可以转向那个方向,发起攻击,这是垂发的优势,也是劣势,当目标太近的时候,从发射筒里打出去,就需要掉头俯冲,这个时候反而不如倾斜发射更快。
所以,后世搞的近防系统都是倾斜发射,没有敢用垂直发射,时间上浪费不起,而远程导弹想要解决近程拦截问题,就得快速俯冲下去。
怎么俯冲?既然舵面气动效率不高,那就用燃气舵。
燃气舵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推力矢量控制,在发动机尾部放挡板,直接将发动机喷射出来的气流偏转方向,这样导弹就能在发动机的推力下转向,比舵面的效率高很多,对分秒必争的超低空掠海导弹拦截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为何会出现这种需求?
如果没有预警机,那靠军舰自身,发现超低空掠海反舰导弹的距离都不会太远,就算是把雷达放在最高处,能在三十公里之外发现就已经不简单了,如果海浪大,或许要到二十公里以内才能发现,所以,最多只能拦截一次,不行就得交给近防,近防没拦住就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