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沉吟片刻:“前两天曹操才给我封了平寇将军的名号,让我领九江太守。还准了我上表的广陵太守韩德高、庐江太守刘子扬、汝阴太守何叔龙。曹司空甚至还亲自向皇帝上表,看在袁术以前勤王的功劳上,赦免了袁耀等人的罪过,准许袁术按大夫礼葬在老家汝南。”
“可以说,只要是我前些天向朝廷上表的所有条目,曹操都一应答应了。这种情况下,我又有什么理由出兵帮助吕布直接和曹操作对呢?”
韩德高是韩嵩的字,刘子扬就是刘晔。而何叔龙则名叫何夔,和袁涣同为陈郡人。是有名的名士,为袁术所强行征辟。张绣攻打淮南的时候,这货正准备甩了袁术投奔曹操,幸好有袁涣,及时追回了这位不显名于演义的大才,避免了白白的人才流失。
到张绣手上,准了袁涣的推荐,任为汝阴郡太守。
“是啊,将军要是出兵,绝对授天下以话柄。对将军的声名是大大的不利,这种情况下,绝对不可以因为吕布出兵。更何况,吕布虎狼之辈,就算将军帮了他,他也不一定记将军的恩情。”目前实际上主事九江的张绣主簿阎象说道。
“可是一旦不支援吕布,曹操就能一举拿下徐州。到时候实力大涨,下一步绝对会贪图我们淮南。所以,我们必须出手!”第二谋士——长史杨弘反驳阎象道。
“杨长史,你说的要出兵的理由,本参军是很认可的。只是我们淮南现在有能力再出兵吗?而且这出兵的胜算,又能有多少?我军如今人员庞杂,才草草整编完毕,如何对抗曹操的久战之士?”
“依我看,不如固守淮南,整训军队。最后就算曹操能胜吕布,想必也一时难以再对淮南有什么心思。到时我们再趁他疲惫,凭借西凉铁骑急袭徐州,坐享其成。”张绣的重要文臣——接替韩嵩成为张绣的第二任参军的袁涣说道。
袁涣和杨弘不太对头。在是否出兵这件事上,因为袁涣和阎象同为文臣,对淮南现今的情况比杨弘更为了解,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而旁边的蒋干却仍然是看着远处天地景色,一副这不是老子专业老子不参与的模样。而贾诩挑起了话头,中间议论却毫不参与,闭眼呼吸着天地间的清新空气,天外神游。
张绣将这五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杨弘三人又是好一番争辩,最后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只得一起向张绣拜了一揖,请张绣裁决。
张绣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吕布是必须要救的。曹操已经很强大了,一旦让他攻破徐州,收服了张辽臧霸,自己绝对难以抵挡。
只是还有些顾虑,那就是像阎象和袁涣说的,自己在淮南立足未稳,名声才草创。和曹操作对,这没什么,关键是曹操现在把控了中央朝廷,和他作对等同和朝廷撕脸。而自己目前的声名都是靠一句“勤王师,剿叛逆”得来的,一旦出兵,那自己匡扶朝廷忠肝义胆的声名就会毁于一旦。
这个时代声名可是很重要的,没有曹总那样的手腕能力和魅力或者袁绍四世三公的声望,就一定得有刘备那样好的名声,否则绝大部分贤才大能根本不会跟你混。
这倒是其次的,张绣不是什么太注重名声的人。关键问题在于,正如袁涣所说,自己的淮南现在确实不宜出兵。
拿下广陵和庐江后,张绣的军队扩充到了三十多万,钱粮丰盈。然而有十多万人都被编入新任典农中郎将李通的屯田军。李通负责招抚流民进行屯田,而副手新晋校检校尉廖化和袁涣善于治水的从弟袁敏则负责依托淮河长江和众多湖泊兴修水利。
李通短短数月,招抚了近百万流民,而这些流民,都依靠张绣府库供给粮食,所以张绣现在和养了百万大军没什么区别,囤积如山的粮食每天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减少。
张绣自己算过,如果出兵,淮南目前的粮草,最多只能够支撑三万人马半个月的。
带三万人去帮吕布对付曹操,张绣自认为自己还没那个本事。
但是要是不帮吕布,那可就是真真的唇亡齿寒。
张绣只得问计贾诩,诚恳地向贾诩一拜:“贾先生有何高见?”
贾诩半睁开眼睛,一手放在腰后,一手捋了捋胡须:“文锦可知老夫为何向在场诸位问计,自己却不语。”
张绣心中立即大喜:“定文和先生心有定计,且胸有成竹!”
贾诩微微叹了一口气:“非也,老夫只善谋人事,不善谋时事世事。”
什么意思,人事?不就是人做的事吗?难道曹操不是人吗?
看见张绣还是不懂,贾诩只得尽量明白一点解释:“人事,就是人心之事,老夫只能担保解决事关人心之事。对这牵扯天下时势的大事实在不敢妄自非议,惭愧了!”
张绣心中顿时一万头马呼啸而过,那你个老不死的在一边装什么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