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枪”和“暗箭”两部死士,共计三十人。或扮作江边渔民,或扮作孙策军部卒,偷渡渗透到孙策军扎营附近,三人一组,潜伏等待合适的时机。
孙策向来尊重乡民,其军也一贯严格奉行与民秋毫无犯的作风。在收获了良好的民心反馈的同时,也给自己埋藏下了一个要命的隐患。
比如那些扮作渔民乡民的张绣死士,虽然有部分人样貌与江南本地人大相径庭,但是巡逻监哨的孙策军士卒从来没有仔细盘问过这些身形魁梧高健,偶尔还眼露凶光的大汉。偶尔遇上几次极其平常随意的盘查,也都可以蒙混过关,绝对受不到任何刁难。
当然,孙策军的熟视无睹也和近些年江南地区涌入大批北方难民流民有关。
另一些扮作孙策军部卒的人其实更轻松。孙策麾下武将众多,而每一名将领手下都有其各自的部曲,少则数百,多则数千。而且不同归属的部卒往往服饰衣甲有所差别,兵器也大为相异。这就给了浑水摸鱼者们一个可趁之隙。
在孙策军中,互不统属的各部将部卒之间,并不存在监检身份一说。毕竟统有部曲的将领实质上都是平级的,军制衔位虽然存在着高低差别,但是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归属和统领指挥关系,所有部众都归孙策直属指挥或由孙策亲自任命的都督指挥。
这其中的意思就是,哪怕你手下有五千部众,我麾下只有三百部曲。但是能够指挥我的也只有孙策将军一人而已,你是绝对没有权限指挥我的,除非你被孙策将军任为统领一军的大都督。
这就是江东独特的军队体系。于是历史上出现许贡三门客化成孙策军士兵能接近孙策身边行刺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张绣派出了三十名精锐中的精锐执行行刺任务,三人一组,也就是分成十组行动。最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组化装成孙策军元老韩当部卒的张绣死士,在庐山山麓逛悠碰运气的时候终于碰上了孙策本人。
不要问张绣军的死士怎么认得出就是孙策的。暂且不说孙策本人的年龄样貌特征实在很容易描述和辨认,实际上孙策的样貌其实很容易看到。比如孙策军初入柴桑的时候,势必要出榜安民。而孙策本人每次攻陷一城,却是有亲自骑着高头大马巡视城池安抚百姓的习惯的。
通过细作掌握了大量切实情况的张绣最后对孙策的评价是这样的:“不作秀就不会死!”
张绣坚信,所有的意外都是由必然性的事件组成的。
这就是张绣行刺孙策的始末。
既然目前确保了孙策是必死无疑的,那张绣南征的胜利可以说就有了根本性的保证。除非张绣自己突然感染上了狂犬病病毒,并比孙策提前发病死亡。
抛开这些不切实际的可能,张绣以为,现在江东孙氏的命运还能走多远,完全取决于孙策本人体内的狂犬病病毒潜伏多长时间。
是一般的半个月到三个月,还是一年之内,对于张绣来说都无所谓了,完全可以消耗的起。
毕竟张绣还有不惧孙策的江东主力军的第三要因。
那就是纪灵和桥蕤麾下的四万淮南军。
当初聚集在庐江郡的可是有张辽、纪灵和张勋的十二万张绣军。张绣和张辽领着四万雍凉军渡江征讨江东,庐江郡还剩下了八万军队。其作用就是一方面保守庐江郡,防范孙策军狗急跳墙渡江北上攻打淮南,也防备江夏郡的黄祖来袭。另一方面就是牵制孙策的江东军主力,使其不能分兵回师,只能全军徐徐而退。
在张绣的庐江郡太守刘晔的缜密布防下,纪灵和张勋的八万淮南军将整个庐江郡防护的严严实实。还有在张绣特遣的使者鲁肃鲁子敬的积极斡旋下,荆州襄阳方面和江夏太守黄祖都同意了与张绣军的临时性友好结盟条约,襄阳刘表方面调集荆北军主力南下镇压长沙太守张羡的叛乱,黄祖则配合张绣军一起牵制孙策军使其不能轻举妄动。
但是牵制始终只是牵制,不是阻击狙击什么的,不能彻底拦住孙策和他的江东子弟兵回师江东的决心和步伐。
在孙策的率领下,江东军抛下了一切重型军械装备。包括那些由江东的能工巧匠制作的、由大型船只转运到柴桑的攻坚器械,大型弩车投石机什么的。
这些攻坚器械、弩车投石车本都是给黄祖和他的西陵城以及刘表派来的五千长矛手准备的。现在,只能随便丢弃在柴桑码头,随时准备烧毁或沉入江湖。
孙策回师以后,占领柴桑的是黄祖军。在这里不得不说黄祖一句,硬仗不行,顺风战打得还是挺溜的。得到孙策遇袭伤重、张绣军暗度陈仓釜底抽薪了江东的消息后,黄祖立马在西陵纠集了江夏郡的所有水陆军队。一看到孙策军有撤军回师的迹象,黄祖立刻领着主力军队踏上了长江南岸的土地。等到孙策军刚开始撤退,便挥军拿下了长江中游重镇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