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闹钟叫醒时竟然听到了沙沙的雨声,春旱之时啊,太难得了!
深吸一口气,泥土味儿、青草味儿混着水汽一同直入肺腑,人瞬间清醒了。
春雨贵如油,但工程队的人却不喜下雨,原因无他,耽误工期。
当然,若是普通的小雨他们也还是会照常出工。
穿衣下床,撩开帐篷,看外头黑漆漆一片,只有远处道口上的汽灯在闪着微弱的光。
雨就在眼前,你听见了它的声音,却看不见它的模样,麻苏月伸出手试了试:细密、湿润、清凉……
做贼似的抱着半盆酵引子去厨房,说是厨房,其实就是个用木板和油毡搭起来的敞篷,两个特大号的大锅端坐其中。灶台简易,案板更简易。
刷锅、添水、点火……麻苏月做的行云流水。
多大点事儿?别说蒸个馒头,就是三五十道菜,她也能手到擒来。
劈柴架起来,灶房火光通明,外头的雨丝也被照得分明,密密匝匝,一副不依不饶的架势,弄不好还真会影响施工。
去仓房里拿面粉,便是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小钱依旧还在睡,听见她的声音迷迷糊糊应了一句:“称好了,四十八斤,能不能扛动?”
“能,下雨了,时间还早,你接着睡——”麻苏月扛起了那单独放着的半袋子面粉。
四十八斤,混了四分之一瓜干子面的杂粮面,一百六十个人,每人三两。
他们这些干重体力的,按标准每人每月是三十九斤成品粮,一半精粮一半杂粮,适逢贱年,精粮逐渐被杂粮替代及至所剩寥寥,现在,连不算粮食的瓜干子面都堂而皇之的与它们配伍了。
三十九斤,零头用来熬粥,剩下的一天一斤做主食,早晚各三两、中午四两。
超重的体力,一天一斤粮,再没有油水,更遑论肉蛋,全工程队的人的身体可想而知。
麻苏月想起了后世那被当成了餐厨垃圾的剩饭剩菜,心一阵阵闷疼……人呐,总是要亲身经历过才知前人的不易。
她将手伸进布袋,偷偷将其中的五六斤杂面换成了精粉,多了怕人发现。
五六斤重,作用又寥寥,但她暂时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大号的老缸盆,一盆就能和出三十斤,麻苏月没这么大力气,打算分成四盆来和。
头一盆还未拌匀就有人进来了灶房,是邓队长、关连长以及四个拿着汽灯和手电筒的铁道兵。
六个人,个个一身湿气,半身泥污。
“邓队、关连长,你们,早,去检查铁路了?”麻苏月挓挲着两手的面起身。
“小丫头也起这么早,和上面了已经!半夜的时候下的大,路基上头积水了,排了排……”邓队长摆摆手示意她继续,看见大锅上缭绕的热汽,又欣喜地用更大的嗓门说话:“哟,还烧好水了!辛苦,辛苦——”
几位铁道兵也一声跟着一声地夸人谢人,就关连长没说话,看她两眼笑了笑,将斗笠摘了放下,动手扑棱起头发。
“烧了,开了已经,”麻苏月看看自己两手的面,想上前帮忙舀水的动作顿住,
“我手上有面,邓队、关连长,几位大哥,你们自己舀水喝,我烧的多,再兑点凉水拎回去洗一洗、换身衣服……”
“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邓队长发话。
六个人,一人一碗热水端着,慢慢啜饮,就着锅底下的大火,烤着衣服讨论起天亮能不能如常出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