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和刘小川各自买了四瓶啤酒,都是想着一人两瓶,不耽误休息。没想到好事成双,还买重了,俩人也没用杯,直接对瓶吹,当然了,不是一口闷的那种。
吃着小菜和花生米,喝着雪花,越唠话越多,本来说好了一人喝两瓶,但是两瓶下肚,很自然的就起开了第三瓶。
“小川,你上次说要退学回去复读,是真的吗?那岂不是要耽误好几年,其实以你的能力,师范学院毕业了即使分配不到好工作,也能自己找个好工作呀,何必还要再复读呢。”
刘小川自然不能实话实说,撒了一个谎,就得无数个谎来圆,没办法,只好继续忽悠。
“冬哥,不瞒你说,我的梦想是学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当初没好好学习,分数太少没办法学医,只好报考了师范,现在我想先挣点钱,再圆自己的医学梦。人活着,总得有点梦想不是吗?”
其实这何尝不是刘小川上一世的梦想,但是上一世他没有能力圆梦,大多数人的生活里只有柴米油盐,当生活的重担压在身上,梦想,只能就饭吃了!
“我也曾经有梦想,但是我现在就想多挣点钱,自己能成家立业,然后报答父母接济兄弟姐妹,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小川,你不知道,我们家里条件不好,农村生活有多苦。”是啊,王冬也曾有过梦想啊。
“冬哥,你忘了,我也是农村的呀,农村的苦我也吃过。”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九十年代的东北农村,虽然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但是生活水平还很低,玉米面饼子大白菜是最常见的饮食,每月只能吃几次大米白面改善生活。至于吃肉,那只能等到逢年过节了,肉蛋奶严重缺乏,能天天吃上鸡蛋的都是富裕人家。
王冬压低声音道:“小川,你知道,王校长每个月能挣多少钱吗?”
“这个还真不知道!”其实刘小川早就算过,补课班近二十个老师,平时每个月消课学费大概三四万,人员工资占去百分之五十,房租水电上税等其他费用算百分之二十,保守估计,王同光每月能净剩一万五到两万收入。寒暑假期间收入更是翻倍。
果然王冬又说道:“据说,暑假期间,他就挣了三四万。”
不怪王冬眼红,如果是上一世的刘小川,听到这吓人的收入也难免羡慕嫉妒,当然没有恨,人家王同光能挣钱也是放弃了铁饭碗下海,冒着极大的风险的,就这份魄力,一般人就没有。一般人没有,但是王冬有,他也是从学校辞职出来的。
还没等刘小川说什么,王冬接着就说道:“我之所以从乡镇中学辞职,就是因为工资太低了,如果我是光棍一个人,自己吃饱全家不饿,那没什么,但是要带全家过上好日子,根本不可能。”
喝了一大口酒,王冬接着说道:“我来到奉阳,找了这个补课班的工作,虽然不是铁饭碗,但是收入却提高了好几倍,不过我有时候还是焦虑,毕竟补课班这个行业不比公立学校能干一辈子,吃的是青春饭,所以,我就先攒点钱,走一步看一步吧。”
王冬喝了酒,对刘小川也不设防了,吐露心声,刘小川知道他的意思,肯定是想先攒点钱,以后单干。
这也是人之常情,教育培训不同于其他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尤其是现阶段,刚刚出现,还没大规模兴起,资本还没进入。只要有足够过硬的老师,拉起一支队伍找个场地就能干。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