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只考策问。
制策题目,一般都跟时务有关,毕竟人才不该只是死读书的呆子,若是对治事一窍不通,那能把官做好吗?
内阁草拟了几个题目,请李绾最终挑选拍板。
哪知道李绾一个都没看上,直接给了个十分开放的题目:论大康建国后一年内的国家治理。
这题目其实不好作答,一不小心就可能得罪当今圣上。
你说好,那你得言之有物;
你说不好,那更得有理有据;
你说有好有坏,那你就面面俱到;
凤简芝看自己带人选的题目没入选,反而选了这刁钻的,无奈的笑了笑。
这女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他没多说,代笔一批,主考官准备试卷去了。
殿试的笔试是在三日后举行的,地点就在太和殿。参与的考生共三百四十五人。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被颁发策题,开始策文。文章不限长短,一般在两千字左右,起收和书写皆有限制,从某种角度来看,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
阅卷官员总共八名,试卷轮流传阅以表公平,他们分别用五种特殊符号评价试卷好坏,得“○”最多者为佳卷。
最后选最好的十本呈交给皇帝李绾,由她钦定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其他的诸如二甲,三甲还会录取若干人,但皇帝没这个功夫全部参与,由主考官按照综合得分自行决定就行了,若要涉及后续官职分配的话,还可以再组织额外的考试等。
所有确定好后,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
最后,所有录取者还有机会参加在太和殿举行的传胪典礼亲见皇帝(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
这是殿试的大体流程。
现在我们回到李绾钦点前三名这个环节。
能进前十,那学问和文章自然是不差的,只是皇帝往往会想亲自见见十个人,面试一下。
面试设在保和殿。
李绾很给面子,按照名次从第一名面到最后一名。先让学子自我介绍,然后针对策题提出疑问,类似现代的答辩。
过程很快。
很快轮到第十位考生。当她看到卷子上熟悉的名字时,心里多了几分好奇。等翻看了文章的具体内容时,差点气个仰倒。语气都带了几分怒气,看着下首的十个人,“谁是姚碧澈?”
她美眸一扫,当看到站到最后那大傻个,不用问了,就是这人无疑。
那人被叫到名字赶紧出列,上前跪下行礼,“回皇上,学生就是姚碧澈。”进士都为天子门生,自称学生也没错。
“抬起头?”
那人照做。
李绾微微惊讶,不丑啊。只是也不怎么英俊就是了。怎么说呢,五官是那种武将长相,浓眉大眼,高鼻梁,厚嘴唇,耳朵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