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电14所科研人员的到来,邵凯的苏两七成了成飞这边的香饽饽,毕竟苏两七原装雷达直径达到了1073毫米,光雷达重量就达到了550公斤。
再加上散热和电源及机载防御综合系统、电子干扰等辅助电子设备,其重量就近一吨了,而14所带过来的锐眼雷达,加上辅助电子设备还不到600公斤。
现在如何成功搭载进苏两七的雷达仓并与苏两七的航电、飞控、火控及武器系统完美兼容成了首要问题。
一架战机更换一台新的雷达并不是说把旧的拆下来,然后把新的装上去就可以了,兼容性才是最大的问题。
尤其是航电系统与飞控系统,这些都是飞机上最绝密的核心所在,当初在海航的时候,607所那边只是更换了雷达部分,经过反复测试才与航电系统完成兼容。
而14所这边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但要更换雷达,与之配套无线电技术侦察机、红外定向仪、无源干扰发射器和有源雷达干扰机等系统部件都要更换。
就相当于要给邵凯这架苏两七重新更换一颗大脑,这工程量可想而知,听说测试时间最少要一年才能完成。
这让邵凯压力倍增,费这么大功夫,如果最后搞得跟当初607所那边虎头蛇尾一样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至于成飞和14所这边就是典型的司马昭之心了,借着给邵凯更换雷达的机会,他们可以反向研究这架苏两七,取其精华然后用到他们的歼10上面。
邵凯对此也心知肚明,不过他也明白,尖端科技这是华夏的痛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结果的,这是需要学习积累的,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是至少要在成飞这边待一年时间,邵凯觉得太久了,从他离开到现在已经快半年了,眼看又要过年了,虽说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可是让一名驾驶战机驰骋碧海蓝天的飞行员安稳地留在地面上进行严谨细致地科研工作,这就让邵凯感觉很痛苦了。
邵凯只得将自己面临的情况向远在浙东的雄鹰团汇报。
雄鹰团这边早就得到了舰指那边传来的命令,让邵凯同志暂时留在成飞,全力配合成飞那边的测试实验。
什么时候实验结果成功了,什么时候归队,甚至为了安顿好邵凯,雄鹰团政委还亲自过来了,连成飞的大门都没有进去,就在招待所对邵凯殷切叮嘱了一番就回去了。
至于两人之间达成了什么条件,只有两人心里清楚,不过自打政委离开后,邵凯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开始全身心地配合成飞这边科研人员的各种测试实验。
原本计划要待一年的邵凯,又因为11号工程的敲定,俄联邦允许华夏建立苏两七生产线,并且提供了全套设计图纸和技术,又在成飞这边待了一年半。
而今天就是邵凯离开成飞的日子,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邵凯与成飞和14所这边的科研人员成功完成了苏两七大脑移植手术,而且也完成了歼10战机机载雷达定型试飞任务。
“邵凯同志,真的不再考虑考虑了吗?我觉得以你的天赋,留在咱们这边会更有前途的!”
宋总师和杨主任看着拎着携行背包等待机务检查飞机的邵凯,宋总师再次开口挽留。
“而且我可以保证,只要你留下来,咱们歼10试飞时你就是首席试飞员!”
“非常感谢几位领导这两年多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是一名军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驾驶战机守护我们的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