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毕力假装认真的看着他,示意继续。心里却是不屑的回了一句:这些我都晓得,说了有屁用,关键是咋办?
姚先生接着讲:微臣以为,大汗还应当利用西进平叛的机会统一人心。
呼毕力惊讶了,不错嘛,此人咋和朕想到一处了。
他示意继续。
先生接着讲:眼下大汗统御的能战之兵半数以上均为汉军,这些兵痞长期生活在河北的农耕之地,吃惯了大米饭和白面膜,对驰骋草原的生活很不适应,必须断其根,方能任由大汗驱使。
最好的办法就是赏些金银美姬稳住,将其调离新宋边境西征阿李不各,这些贼军头远离故土,回不去后必然死心塌地的为大汗效力。
呼毕力觉得妙啊,他心中欢喜,不动声色的颔首、吃茶。
姚先生见呼毕力端起茶碗,马上晓得大汗听累了,还以为是自己出了馊主意,大汗不喜欢呢。他赶紧告辞,躬身后退着离开。
回去,这厮显摆,无不得意的说:这次大汗饶有兴致的和老夫聊了半个时辰,对老朽提出的西征方略十分赞赏呐。
这些从燕京太极书院搬家到大漠王庭的饱学之士、鸿儒教授们来到草原王庭就晓得自己再也回不去中原了。
他们住在燕京之时还有家的感觉,毕竟是汉人,中原人嘛。他们笃定心中的大英雄呼毕力将来肯定要荣登大宝统治中原,他们攀龙附凤,依然还是中原的人上人。
未曾想,这才多久就搬家了,而且一搬再搬的来到了漠北王庭。真要想苏武牧羊,还能牧出个身后名,可他们不是。
像姚先生这样的汉学大家都是从小浸泡在史书里的智者,看问题自然入木三分。这些智囊看到草原帝国迅速的扩张,又很快的缩回去,很好的诠释了此消彼长这个成语。
再获悉阿李不各叛乱,草原帝国内部即将爆发一场自相残杀的内战,晓得呼毕力纵有回天之术一时半会儿也没得实力进军中原啦。
因为新宋国还没有组织兵力北伐草原帝国。
但是,新宋国是有这个实力的,神威军的战力太过强大。即便就是今年不来,明年、后年,大后年神威军肯定会北伐。
这些老汉奸们一个个都读过岳飞的满江红,晓得宋人骨子里的耻辱和满腔的仇恨,一旦有机会绝对会直捣黄龙。
所以,他们判断东北是保不住的,甚至神威军有了大兵团的骑兵之后直击王庭也不是不可能。
那么,眼下的草原帝国就会一直处在神威军的兵锋袭扰之下。
何处才是安身之所呢?
扩短怂恿阿李不各反叛,察合台汗国参与进来后让他们想到了遥远的西域地大物博,都是拿起刀剑砍人抢银子的狠货,不正是传经送宝的好去处嘛。
姚先生不晓得,他的主意正合呼毕力的意,王庭更加迅速的部署西征。
苏禄赫尼娣看到呼毕力搬家式的动员安排也猜到了八九分,她紧张了,如此下去不是要彻底放弃帝国起家的龙兴之地?
她立即召见自己的大汗儿子问话。
呼毕力对自己的母亲就不再隐瞒了,他亲自端来一碗奶|茶送到苏禄赫尼娣手上实打实的说:南边的宋国就是一头睡狮,已经被赵玉林给唤醒啦。
额娘可知道?咱妹子御下的一州便有人口一百万,他们全国的人口超过一千千万,百里挑一选勇士征战,就是一百万虎狼之师。
而咱们草原帝国则是全民皆兵,即便如此,男女老小的加在一起也就在一百万,如何能与新宋争锋?
这些,苏禄赫尼娣都晓得,她很无奈,又不得不信,就凭这些年她的老公战败,大儿子捐躯,四儿子亲自打探新宋的实情,她就必须得信。
呼毕力坚定的说:咱们必须韬光养晦,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
南海之南的旅宋国,伪帝赵炳也在苦苦思索如何东山再起?
这几年,赵炳剿抚并用,将势力扩展到全岛,建立起名副其实的旅宋国后进一步南下麻逸,要征服南边所有的岛国。
这就激起南洋诸国的强烈反抗啦。
这些国家不断派出使臣前去陈述、和谈,当年可都是向大宋朝俯首称臣的,为啥今天宋国皇帝要吞并他们?
赵炳现在流浪海外,才不管过去先皇帝的诏书契约,他只要地盘,要不断扩大地盘。
这些小国王爷没辙了,推举麻逸国王做盟主,联合起来对抗旅宋国,还跨洋过海的去搬来真腊国的救兵和赵炳的水师对战。
各国的水师加在一起多路出击,还真的顶住了旅宋水师两场,双方打成了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