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实行了半个来月,打谷机就卖出去了六十多台。铁匠木匠们都在加紧赶活,很忙,也累,但是充实得很。
拿到工钱后,更是个个都喜滋滋的,这比之前半年的工钱都要多啊!
沈宁忙累了好一段时间,又瘦了些,江泰都心疼了:“媳妇,生意这么好,我们都没想到,见好就收吧?”
“我正干在兴头上呢。现在打谷机的名头都打出去了,咱们总算可以歇歇了。以后,就算不出去推销,也会不停地有人找上门的。”
如沈宁如料,口碑打出去了,甚至有人跨省而来!
也有人来进货。对于进货的人,单价可以便宜一两银子,但还是要排队预约的。
至于进货的人会卖多少银子,沈宁也给出了指导价,建议不超过十五两银子。毕竟,要用这个东西的是农民,她不希望价格太高。
但是,商人逐利,她也控制不了别人……
渐渐地,府城店里的生意总算稳定了下来,沈建生也已经到了府城,继续当掌柜。
沈宁又挑了个能干的销售,在县城当掌柜。
至于她自己和江泰呢,就想好好歇一歇了。
又是一年隆冬,沈宁想着年后要让孩子们到县里读书,乐生自然也要来,因此又在县里租了个大一点的院子。
院子有六间房,完全够住了,房租是二两五钱银子。
把县里的事儿安排好,沈宁回到家时,孩子们都扑到她怀里。
这段时间以来,她真是太忙了,还好有沈霜帮她照顾着孩子。
忙来忙去,除去发工钱,各种房租,沈宁算了一下账,还赚了二百多两银子,不由喜滋滋的。
自己初次做生意,开了两个铺子,就都赚到钱了!
正准备着大肆采购年货,沈建生却传来消息,说是有了对家,也开了家具店,而且家具和自己铺子一样!不仅如此,还有了些创新。
沈宁皱着眉头,看到纸上画的图,有别致精巧的梳妆台,有现代化的餐桌及椅凳,有可以随意组装拆卸的博古架……
这些现代化的东西,自然不是这个时代所有。
“我估计是冯舒弄的。”
江泰也明白,冯舒和沈宁之前是一起的,自然也知道这些东西。
“我去看看她是否还在这儿。”
沈宁连忙喊住他:“你糊涂了吧,哪能你去啊?我去问问里正。”
里正看到沈宁笑眯眯,一听她向他打听冯舒,就皱眉道:“她在我这儿开了路引,说要和她相公去府城找找机会,去做短工。”
果然如此!
不用多说,冯舒和郭朗肯定是去了府城,也不知道找着了什么人一起合伙,开起了铺子,成了她的竞争对手。
想到建生在信中所说,对家深知自己铺子的情况,每一样东西的价格,都比自己的低个二钱三钱银子。这样一来,很快撬走了很多顾客。因此,这个月以来,生意淡了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