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希佩尔二人还在带队探索三环星系,而直到今天为止,两支探索舰队已造访过的三环星系里,同样没有一个是以中子星为主星的。
...这可真就盖了帽了。
于是苏文也没了主意,一直拿不好下一代的装甲材料该选啥。
用着T4,惦记T6,看起来似乎是好高骛远。
是还没进入中等星际文明阶段,就考虑高等文明该做的事情。
可实际上,确定发展方向,本身就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要不然,很容易就会一步错,步步错。
更不用说在走弯路的过程中,所浪费的时间、精力、资源,那都是回不来的。
还是以蓝星上的历史来举例子。
冷战初期,双方发展计算机,有过晶体管与电子管的路线之争。
美国佬搞了晶体管,就确定了以后能够走上从锗管到硅管再到硅晶圆的正确路线,
并为冷战后一直到今天、美国半导体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优势奠定了基础。
所以有时候嫌国产芯片发展不够快的人,应该好好想想。
英特尔的优势,不是在它创立的时候产生的,而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BIM和贝尔实验室一块搞锗晶体管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下的。
同一时期的中国,别说收音机电视机,钉子和煤油都要进口呢。
我们的科学家,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去追赶人家近一个世纪的优势,还把人家给逼得急眼了搞制裁,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了。
...至于苏联。
好吧,苏联在这里是反面教材。
冷战初期由于某些政治原因、坚持走电子管路线,最终就发展成了个瘸腿的废物。
提起苏式装备的机械设计,所有人都有口皆碑。
可提起苏联在电子设备方面的成就,却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苏27那台一吨重的超大号雷达,更是堪称臭名昭着。
这就是方向错误的代价。
因此。
在确定一个可行的方向之前,苏文宁可放弃在这方面的进展,守着T4科技过日子。
然后...
这好日子不就等到了吗?
‘硬光’;
‘以太巨龙鳞甲’。
两种T6材料,一个现成的,另一个也有希望解析技术。
这么好的事情,上哪儿找去?
不过...
苏文还有更进一步的想法。
“硬光开采站建立起来之后,固然是要立刻满效率跑起来,”
他打开数据库,目光在一连串的全息影像之间梭巡着,
“可这东西到手之后,就不能胡乱使用了。”
硬光在目前的帝国,唯一的用处就是供应心智魔方的生产。
它是心智魔方的三种主材之一。
并且在心智魔方的生产过程之中,硬光用量也最大。
高于人工智能核心和不定之光子实体。
后两者都是一个就够。
硬光却需要大概三十六升左右。
——之所以用容积来计,而不是用质量,主要是因为这玩意儿几乎没什么重量。
并且生产它的过程,也是类似于从液态凝固,按升计更形象。
这样一类比,它的消耗的确是最多的。
然而。
等到获得了博物馆星球之后,这‘消耗较多’的程度,就完全没法比了。
博物馆内层的标本库里,随便扒拉一个晶块出来,那都得成百上千立方米。
人工智能核心的产量,就完全跟不上了。
更不用说不定之光,一个分裂周期,也就生产个位数的子实体。
少的时候只有一个。
多的时候也七八个就顶破天了。
因此,心智魔方这方面的需求,真的叫不上号。
毫不意外的。
苏文就把目光转向了舰船装甲。
这本来就是他最惦记的事情。
但是...
“直接用硬光铺设装甲,是效率最低的法子,堪称暴殄天物。”
“我们有更好的选择。”
苏文放下手中的骨瓷茶杯,
“你应该还记得,我们之前有一款性能优异、却没条件应用的装甲技术...”
“当然,确实记得。”
光辉微笑道。
不仅记得。
而且她还从数据库里的记载了解到,
那项技术,还曾经给她的指挥官大人,造成过不小的麻烦。
并且...
它本身就是与‘心智魔方’一起出现的:
【T6空想介质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