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石和夕张那边的技术资料,的确相当完善。
这款点防御武器,经过一晚上的加急研讨,得到‘准许实装’的许可之后。
已经开始在致远星的军工厂里开始小批量生产了。
按照一直以来的习惯,一口气设计了大型、中型、小型三个规格。
以对应L\\M\\S三种炮位。
不过目前来说,只生产大型规格的硬光散射炮。
毕竟,
它本身,就是为‘综合区域防空舰’计划服务的。
即使生产出来,主要也是装备在后者上面。
其他规格...
倒不是说没有用。
只是,按需求上来说,肯定有个先来后到么。
第一时间铺开的,自然是大型规格的生产线。
中、小型的,之后再说。
应该说,后续肯定是会生产更多的。
一来是性能极强,二是因为不要求魔方能供应。
这等于说天生就为针对量产舰的全面列装、有非常大的优势。
雷击巡洋舰可以用,轻型护航空母也可以用。
优先拍下大型的生产线、保证区域防空舰的需求之后,自然就轮到前两者了。
帝国的第一款区域防空舰,也基本完成。
...万吨不到的‘小船’而已,以帝国目前的舰船设计能力而言,自然是轻而易举了。
最终确定的方案,吨位定在了九千五百吨。
长一百五十米,宽四十五米,高二十五米。
相比于它的吨位,这船体算是很大的了。
之所以这么大,主要是为了它那个仿佛乌贼的头部一般的、前凸且具备宽阔弧面的巨大棱台形舰艏...
...好吧,有点丑。
但没办法。
区域防空舰,要求的是尽可能宽阔的射界、并且要尽可能无死角。
基于这样的逻辑,也就只好牺牲一下颜值了。
于是这款万吨的轻巡级别战舰,就有了一个不太美观的‘大额头’。
除了这个大额头、也就是相对臃肿的舰艏。
其他的整体造型上,倒是没什么改变。
符合帝国一贯的船体设计思路,圆润的流线型与横平竖直的棱角分明同时具备,在那巨大的舰艏后方,舰桥以半埋式结构隐藏在舰艏的厚重装甲之下,并逐步向后收拢、最终是十字形布置的四台推进器。
总的来说,还算看得入眼。
不会过于阴柔、也不会太过僵硬。
当然。
有牺牲自然就有收获。
用一定的颜值作为代价,那个巨大的舰艏,给它带来的是近乎完美的前方射界。
就像那些座舱凸起、以至于让飞行员仿佛‘骑在飞机上’的对地攻击机一样,
后者抬高的座舱,带来的是良好的向下视野,
而前者那巨大的舰艏,同样是对防空火力最好的依托平台。
这款区域防空舰上,总共有三大两中两小一共七个炮位,
其中一多半都在舰艏。
三个L槽,肯定是要用来安装‘试制硬光散射炮’的。
两个M槽,还不好说。
有可能是硬光散射炮的中型型号,
也有可能是安装中型的动能炮,兼职打一打输出,顺带海战防身。
...毕竟。
尽管三座大型硬光散射炮,已经能为它提供相当夸张的火力投射量。
但那说到底还是专业的点防武器。
再大它也是点防武器。
一来这射程上不可避免就短了点。
二来,硬光散射炮的弹幕对付舰载机、导弹、炮艇之类的小目标,那自然相当强力。
用来打重装甲目标,就只能给人家洗甲板了。
这么一看,搞两门破盾破甲的M槽动能炮,似乎也很有必要。
国防部最终认为,暂时不着急决定。
打算等M槽硬光散射炮的实物出来之后、拉去靶场遛一遛,看了效果再做决定。
至于两个部署在舰尾的S槽,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随便拍两个点防武器意思意思得了。
那个突兀的巨大舰艏,给它带来的是三座大型主炮相当夸张的二百七十度前方射界,
而两座侧方部署的中型炮位,同样能覆盖前后超过两百度的射界。
这种情况下,尾部那两个S槽,的确是聊胜于无而已。
...就是专门用来护住菊花的。
这款区域防空舰,因为颜值的原因,也没能和其他轻型舰种一样。
混上帝国一贯从天象、气候等专有名词中取出的命名。
最终得到了‘战锤’这个没有多少韵味、但最起码非常贴切的名字。
...而且也足够霸气。
苏文很期待,希望能够看见,
这款专门设计的区域防空舰,像战锤一样、将敌人的舰载机给敲得支离破碎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