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不是个闲得住的,直接找到陶家老头老太太,主动住到镇子上,帮陶家侍弄那十亩田了。
十亩田种的有红薯、土豆、玉米,玉米需要除草,红薯需要翻腾,另有菜地种了土豆,天这么旱,她怎么忍心老爷子一个人忙活?
她现在没了工作,不但自己前往镇子帮忙干活,还交代翠菊和翠红,没事儿了就去西河村帮老太太干活。
现在老头老太太分开了,一个留守镇子,一个留守村里面,就是为了更好的侍弄这些庄稼蔬菜。
虽然不是农忙季,但地里面的活,那也是多的忙不完,尤其是玉米地里的马齿苋,更是多到泛滥成灾的地步,这可是冬日里最好的干菜,就算是本着除草的功夫,也要将这些草挖回家。
更何况陶家还喂了羊、鸡,草带回家晒成干草,冬天羊也有吃的了。
每天无论怎么忙活,都不是白干的。
“之前不是还说老头要是不在了,还让你照顾老太太?怎么还变了?”
翠花表情瞬间变得一言难尽,她能怎么说?说老太太处处提防着她?说她儿子稍微对她好一点,她儿媳妇就拐弯抹角的骂她小贱人?
她也是要脸的,就算再穷,也没有谁能承受这样天天的辱骂。
将老爷子送走,已经是她待在这个家的极限了。
多一天她都不想干了。
就算是老太太求她回去,她也不会再回了。
所以如今陶奶奶问起来的时候,她也是避重就轻。
“是老太太,节省惯了,不想花我这份工资了,没事儿奶,我也觉得我该回来,你看家里这么多活,您二老哪能忙的完呢?我们姐几个,也就这两年能帮家里忙活忙活,过两年成立了生产队,大家都得下公家的地干活了。”
未来的发展方向,翠花都提起过,老太太也知道,就是觉得挺不好意思的,老是麻烦几个姑娘。
然而翠花却觉得老太太太客气,先不说她们最难的时候是他们收留了她,单是吃住几年的恩情,就不是这些琐碎的活能还的起的,再加上修缮房子,找妹妹,给妹妹落户这些大事儿,哪一件不值得翠花今天这么报答?
众姐妹都是知恩图报的好孩子,老太太心知肚明她们的好,只能在吃食上多多补贴。
好歹得让孩子吃饱了再下地干活不是?
周越一放假就去师傅家帮忙去了,在那儿帮工,好歹管吃管住,不说给不给钱,至少不用吃家里的。
陶醉也去县城了,爹娘生财有道,给他找了几个补课的工作,都是补习初三生,明年就参加中考,这些家庭条件还都不差,复习希望他们考上高中,得知陶醉是县一高的,都非常重视。
为了儿子能顺利兼职,陶昌义这一个月特地上了晚班,这样一来,陶醉晚上就能住到宿舍,不用到处乱跑了,从县城回镇子也得好几个小时呢,他哪舍得儿子这么折腾?
陶昌义上了夜班,陶醉晚上就能住下,陶昌义白天睡觉,更不会耽误,这叫一举多得。
老二陶然负责在西河村带着三弟和小妹帮奶奶干活,翠花则带着陶安陪着陶爷爷住在镇子。
就算翠梅有自学成才的能力,也会时不时的往陶家寻求陶然和陶清的帮助。
那么翠红和翠菊,自然的就去镇子上帮忙。
两家人互帮互助,即使不在一个村,却也能做到及时沟通。
反倒是这一个村里住着的,经常过来找不到人儿。
除了那唐家老太太,和她不省心的儿媳们,居然连唐有田都时常过来找几个闺女。
也得亏姐几个没地,不需要整天下地干活,抛头露面。
即使在家,也大门紧锁,只需要忙活前后院子的菜地就行了。
或者一大早出门挖野菜,晌午最热的时候回来,那个时候大家都躲在家里凉快吃饭呢,谁还在外面晃?
所以唐有田来了几次,竟然都没等到人。
这天他远远的看到唐翠红背着竹篓从河滩地回来,赶紧站在门口等着,等翠红走近了,他才看清她的样子,一眼就觉得不像他,便懒得再仔细看她到底像谁了。
对于这是送出去的老几,他并不关心,他只关心他们上学的钱是从哪儿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