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知画想喊住小宝,奈何他的速度太快,眨眼功夫就跑没影了。
她看一眼紧闭的殿门,无奈叹口气,王爷内力浑厚,不可能听不到外面的动静,可他就是装聋作哑,任由小世子在外面干着急。
现在小世子去找长公主殿下,等一下祖孙两个又要过来闹上一阵,王妃还能休息的好吗?
罢了,反正这些都是主子们的家事,她一个小小的婢女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能顺其自然,见招拆招。
知画将视线转移到抱着东西的侍卫,笑道:“侍卫大哥,麻烦你和我一起把东西放到耳房吧!”
“唉!好。”侍卫知道这是小主子买给王妃的吃食,不敢怠慢,随着知画一起朝耳房走去。
永寿殿内。
长公主正坐在软榻上,看魏景墨给她带回来若云郡主的书信,一会儿想念女儿想的哭,一会儿看到信里提到外孙女的机灵又笑起来。
张嬷嬷在旁边不断出声安慰:“殿下,郡主嫁到于家,咱们姑爷对她爱护有加,郡主生的小小姐也颇受于老夫人以及于家上下的人喜爱,她们娘俩都过的很好,您应该高兴才对,怎么还哭了?”
“是呀!若云嫁给承明已经五年,算算日子,他们的女儿也有四岁,听说长得聪明伶俐,可爱极了。
可是,我这个做外祖母还一面也没见过,她长的随谁,有多高,这一切我都不知道,现在心里头想的紧。”
长公主说着,大颗大颗的眼泪夺眶而出,划过脸庞,胸前的衣襟打湿一大片。
她实在太思念女儿和外孙女,这才忍不住流眼泪。
张嬷嬷心疼长公主殿下,看到她思女心切,哭的伤心,也跟着难受。
忽然,灵机一动,献上一计。
“殿下,过段时间就是您的生辰,您要是实在想郡主和小小姐她们,不如,咱们写一封信寄到京城于家,让她们来大理城给您过寿。”
长公主殿下拿着手绢擦擦眼角的泪水,想也不想拒绝,“不要,千万别给若云寄信,京城离大理城少说也有几千里,路途遥远,孩子还小,不适合长途跋涉。
还有,于家也是大户人家,大家族里都是讲规矩的,她既然已经嫁到于家,就是于家的媳妇,守在夫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才是正事。
再说,于家的人也没有因为她生的是一个女儿嫌弃她,承明也一如既往的对她好,不纳妾,我该知足。
不能因为我的生辰,就让她离开公婆,到我身边来,失了规矩,落人话柄。
我只要知道她们在京城生活的好好的,就行!其他也不敢奢望。”
长公主是在前太后身边长大,从小对于礼教之道就耳濡目染,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和认知。
一般大家族最注重子嗣延续,像若云郡主这般生一个女儿的,一般婆家都会让她继续生,直到生到儿子为止。
若云郡主身体本来也不太好,生女儿又赶在冬季,寒气入体伤了根本,很难再孕育子嗣。
这也是长公主殿下不让若云来大理城的原因,她觉得已经愧对于家,愧对承明,不能再麻烦他们。
她作为一个母亲,不图别的,只图自己的一双儿女生活顺遂,平安喜乐。
“殿下,您就是太注重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反倒是苦了自己。”张嬷嬷也心疼的直抹眼泪。
“唉!只要孩子们过得好,我苦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长公主殿下又低下头继续看信。